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10月13日,两岁女童王悦先后被两辆汽车碾压,经过现场的18名路人却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最后第19名路人年近六旬的拾荒老人陈贤妹救起了女童。这一事件说明

A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B乐于助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D价值观不同对人们行为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日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备受人们的关注与争议:反对者认为它们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金融寄生虫”,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支持者认为它们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行为,为余额资金财富化注入新的活力,是大众的理财神器。这说明

①人们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

④价值判断具有的主体差异性,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盛兰,从他73岁开始通过捡破烂资助着一批批困难学生, 17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这意味着

①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辨别是非,把握机遇

③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罗阳,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群众,他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与哀悼。罗阳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A他的社会价值否定了自我价值

B在实现社会价值的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C他的自我价值大于社会价值

D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几年前,瑞士生物学家伯特利库斯登上了《时代》的封面,他发明的转基因稻米被认为是拯救世界上几百万贫困人口的希望。但是8年过去了,欧洲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转基因稻米,因为欧洲人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转基因稻米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影响。这表明

①转基因稻米有利有弊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并不具有确定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强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C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

D集体主义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有效途径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避免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2011年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将提出有关欧盟17国发行欧元区债券的建议。多数国家认为这或成欧债危机“解药”,但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仍然反对发行欧元区债券。之所以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认识,是主要因为

A各国对解决危机的提议认识不同

B各国所站的立场不同

C各国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不同

D各国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不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于2010年7月揭晓,各级党委政府把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抓手,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全社会兴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此举有利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 

③引导人们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人们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之所以要“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是因为

A自然界和社会存在都是客观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错误的意识阻碍作用不可低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A真理是绝对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真理是客观的

D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