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7分)1947年年仅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1950年朱彦夫参加抗美援朝,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朱彦夫先后做了47次手术,两腿从膝盖下截去,两手从手腕以上锯掉,失去了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1957年朱彦夫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间,他带领张家泉村修建1500米长的水渠,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搀扶照顾下,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山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朱彦夫带领乡亲,在贫瘠的山地上造出一块60多亩的旱涝保收的“小平原”,又带领村林业队在荒山坡上种植苹果树和花椒树。直到现在,张家泉村的苹果园和花椒园仍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朱彦夫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3,如此残缺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后,凭着坚强的毅力,他靠着视力仅有0.3的右眼,“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臂抱笔,交替使用,历时7年,写完一部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之后又写了第二部《男儿无悔》。朱彦夫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极限人生”。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结合材料,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17分)

正确答案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朱彦夫不畏艰辛带领全村走向致富道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价值。(3分)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朱彦夫在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坚持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3分)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朱彦夫带领乡亲致富依靠的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5分)

4、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朱彦夫靠着视力仅有0.3的右眼,“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写完一部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3分)

5、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朱彦夫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3分)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实现人生价值。关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教材有明确表述,即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最后需要结合题中朱彦夫的事迹对上述理论进行一一对应,即朱彦夫不畏艰辛带领全村走向致富道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价值;朱彦夫在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坚持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朱彦夫带领乡亲致富依靠的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朱彦夫靠着视力仅有0.3的右眼,“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写完一部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朱彦夫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面前,为救学生自己被客车撞倒而高位截肢。事迹报道后,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号召学习张丽莉老师的先进事迹,为教育发展集聚着正能量。当然社会评价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她傻,有人认为她不值,也有人认为她践行了一个教师的良心。于是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善良的张丽莉这样评价自己:“不后悔,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依然会救孩子。”张丽莉在生死间用自己正确的抉择诠释着“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成为众多老师师德的航标。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及其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分)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从而人们产生对张丽莉行为的不同社会的评价。(2分)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学习张莉莉老师的事迹可以为教育发展积聚着正能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改造世界。(2分)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2分)张丽莉在生死间用自己正确的抉择诠释了“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有利于让众多老师在师德的航标引导下,寻找到人生的真谛。(2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首先回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其表现,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从这几个角度结合张丽莉的行为加以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中国非营利组织逐渐形成规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方式由校园组织逐渐向自发参与的趋势发展。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他们不再是为了纯碎的政治需要可以放弃自己立场的热血青年,也不再是对周围的政治经济环境漠不关心的一代。伴随权责意识、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走出校门去亲身感受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渴望以自己的行动对某些社会活动给予支持或反对。大学生虽然只是“准社会人”,还没有真正走上社会,但他们具有同社会人一样的价值追求,包括市场价值、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其庞大的社会规模和崇高的价值量念恰好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赢得社会尊重、获得荣誉、愉悦身心、挖掘潜在能力、获得自我满足等多样的心理需求。同时它的公益性和志愿性的宗旨也唤起了广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相关知识,评述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行为?(11分)

正确答案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主动为社会开展志愿服务,体现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诠释。(4分)

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大学生志愿者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在实践中创造价值。(3分)

③正确的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体现了责任意识,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符合民众的利益。(4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人的价值,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实现人的价值,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点评:哲学的主观题一般都是需要用原理和方法论来回答,所以考生要把书上的所有原理方法论放在一起来识记,记忆的时候既要整体记忆,又要把其分成四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辩证法又要分成三个部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来记忆。做哲学主观题,先要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有的放矢的回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9年2月5日晚,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如期而至。《感动中国》活动组委会参考观众投票意见,综合评定出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临危不乱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特别奖的结果出人意料,授予给全体“中国人”。

(1)你能发现这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的人生追求?

(2)你认为人生价值应如何创造和实现?

正确答案

(1)① 都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有崇高的人生追求.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 都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价值,(2分)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2分)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分)

第(1)问,设问没有直接限定考查的范围,但是从“年度人物身上有哪些共同的人生追求”可以看出考查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第(2)问属于典型的限定性设问,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沈浩曾经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年仅45岁。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本质和主流。品读沈浩日记摘录,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正确答案

(1)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分)(若答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可得2分)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4分)(若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得2分)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或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4分)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民以食为天,关注食品安全,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

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2006年北京的“红心咸鸭蛋”事件和上海的“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人造“新鲜红枣”事件,2010年的“地沟油”事件和海南“毒豇豆”事件,2011年再度曝光的河南“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人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10分)

材料二: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已于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2011年4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

(2)根据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8分)

正确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具有反作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得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期望能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4分)

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同。材料中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是生产经营者受错误价值观导向的结果。(3分)

③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选择取向。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没有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立场上履行好社会责任,违背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3分)

评分要求:用价值观的其他知识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4分)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4分)

评分要求: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9·河南实验中学二模)材料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 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

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正确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确定合适的就业目标。(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勤奋工作,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都能实现人生价值。(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努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就业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基层工作、艰苦工作做起。

解析见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最美现象”不断涌现,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以自己腿换别人命的“最美女孩”刁娜、因救学生而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忍剧痛仍救乘客的“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现象”让人们感召了道德的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

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角度,说明“最美现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正确答案

(1)树立先进社会意识、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行动。

(2)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培育核心价值观。

(3)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

(4)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题知识范围限定是唯物史观和人生价值的内容,可以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回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市教委在促进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正确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大学毕业生应清醒的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人生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实现,大学毕业生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实际上本题有两个限定,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的大的原理限定,另外一个是材料和设问本身的限定,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而且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所以本题的回答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

材料一:近年来在我国相继发生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温家宝总理说,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慈善事业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和开展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事业。2010年我国社会捐助总额约700亿元,慈善事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就此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8分)

(2)请你站在其中的一方立场上,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观知识论证该观点。(8分)

正确答案

(1)①市场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诱发道德滑坡,加强道德建设势在必行。(3分)②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必须加以继承。(2分)③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必须加强道德建设。(3分)

针对网友“闻讯”的观点(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树立集体意识。

针对网友“亚非”的观点:①个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慈善行为具有榜样作用,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能使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奉献社会。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