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边疆地区。2.2万公里边境线有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136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中,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在2200万的边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010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10周年。“兴边”“富民”是振兴边境、富裕边民的缩略语;“行动”表明这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开发建设实践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系统工程。10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帮扶,边境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

(1)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民族”的知识,简要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兴边富民”行动是根据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也必将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族团结的巩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开发建设实践活动;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兴边富民”行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有利于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材料三: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次振奋。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2)结合材料四,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答案: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的重要的现实课题。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农保试点的启动,使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又一重大惠农举措。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试分析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我国人口老龄化矛盾突出,农村养老问题逐渐显现,新农保的实施是解决我国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的必然选择。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农保的实施尊重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新农保的实施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房价的过快上涨是2010年“两会”热议的重要民生议题,它关系着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调 控政策,其中,2010年4月16日,国务院制定了最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将提高到不得低于5成,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导致炒房成本增加,短期内对投机性炒房行为会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从而促使楼市的理性回归。

指出材料中“楼市新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房价上涨过快,是“楼市新政”的重要依据,同时“楼市新政”又有利于楼市的理性回归。正确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 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楼市新政既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 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楼市新政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的住房消费需求 ,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针对性,2011年A县要求各部门依靠群众、深入群众,问需于民定课题,问计于民解难题。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边调研边解决问题,A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基层和群众一开始就能看到活动实效。群众反映某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A县有关部门迅速开展“环保行”专项活动,集中整治区域内小选矿企业24家;群众要求县行政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县行政服务中心迅速调整作息时间,中午不休息,尽力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通过这一活动,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切身体会民生疾苦,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干群关系密切了,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也得到不断提升。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因此,A县要求各部门问需于民定课题,问计于民解难题。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A县要求各部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帮助群众治理污染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活动实效,体现了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得到不断提升,体现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市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城市十年远景规划向全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市发展规划谈设想、提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将规划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后付诸实施;为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市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地市委做法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该地市委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规划城市发展,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领导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②该地市委把城市规划向全社会公开并征求群众的意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③该地市委按法律程序办事,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人大审议,支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能,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该地市委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了城市十年远景规划的科学决策。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该地市委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规划城市发展,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引导人们升华爱国主义情怀,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

(1)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弘扬雷锋 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为落实全会精神,2012年3月,我省启动了“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山东好人”——胜利油田退休职工谢树华,好事干了一辈子,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诠释了他“做好事,就快乐”的幸福生活。

(2)谢树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弘扬雷锋精神对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弘扬雷锋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①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②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四川省在发展绿色食品中,针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面向市场抓好营销,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全面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全程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四川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出发点,是根据我国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坚持在绿色食品发展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民利益。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有利于在维护农民利益基础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四川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配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2010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突出强调,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列举几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分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一切为人民服务,正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表现。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又要看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依据价格相关规定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定信心。会议确定四项政策措施: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重视农产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价值理念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政府针对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研究部署稳定价格总水平、采取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②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府重视并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取向。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政府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价格稳定,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