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半径
- 共97题
下列微粒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Mg、Ca、B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即半径:Mg<Ca<Ba,故A正确;
B、I、Br、Cl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即半径:I>Br>Cl,故B错误;
C、O、Na、S中O的电子层最小,半径最小,Na、S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即Na>S,即半径:Na>S>O,故C错误;
D、Al、Si、P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即Al>Si>P,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子层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微粒半径大小顺序为:Na>Mg>Al,故A错误;
B、原子半径Li<Na<K,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K>Na>Li,单质的还原性增强,所以还原性K>Na>Li,故B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微粒半径O2->F->Na+,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所以氧化性F>Cl>Br,故D错误;
故选C.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则W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8-10=8,故W为氧元素;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X为Na或F,X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故X为Na元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原子序数大于Na元素,故Y为Si元素;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故Z为Cl元素,
A.化合物NaClO中钠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次氯酸根中氯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l>Si,故氢化物稳定性Y<Z,故B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Na+,故C错误;
D.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除氢氟酸外二氧化硅不溶于其它酸,不能越高氯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O<S,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S<Na,故A正确;
B.非金属性N>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正确;
D.金属性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Na+、Al3+、F-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铝>钠>氟,所以离子半径:F->Na+>Al3+,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l>P>As,所以其氢化物的稳定性HCl>PH3>AsH3,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P>C>Si,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3PO4>H2CO3>H2SiO3,故C正确;
D.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的烃其熔点越低,所以戊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熔点:CH3(CH2)3CH3>(CH3)2CHCH2CH3>CH3C(CH3)3,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