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共522题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读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
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任答两点)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
能力减弱。
(2)邻近经济发达地区,广阔的市场;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地、海
洋、石油资源丰富。(任答3点)
(3)冬季光照充足;土地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任答2点)
读长江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998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结合图中资料,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鉴田纳西河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经验,本流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采取哪些的措施?(至少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修筑水库大坝,既可以防洪,发展航运,也可以发电;利用本流域丰富的电力资源,促进高耗能工
业的发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退耕还林;发展旅游业;禁止中游围湖造田,提
高分洪、蓄洪能力。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不同地点刚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E河段的汛期在_______季,补给方式主要为______________。
(2)若需将本流域和另一水系的M河用运河相连,请设计一条最佳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运河符号(图例中已给出)标出。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G河段河流开发利用方向及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河段地区粮食生产发展得比G河段地区更好,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夏;高山冰雪融水
(2)(最短距离,经城市,沿等高线,图例正确)
(3)航运;该河段流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平稳,有利于河运。
(4)E地虽地处高原和山地,但纬度较低,且位于河谷,热量更为充足,粮食生产发展更好。
下图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及诺克斯维尔的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填空完成下表。
(2)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河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对该流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纳西河不利的航运条件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冬春较多,夏秋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大
(3)夏秋水量较少,与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产生矛盾
(4)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前者是由于地形起伏大造成的;后者是受气候影响
读长江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98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结合图中资料,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① , ② ,③
(2)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4分)。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3)借鉴田纳西河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经验,本流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采取哪些的措施?(至少3条)(3分)
正确答案
(1)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围湖造田,水土流失,淤积抬高河床,使长江的泄洪能力降低。
(2)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旱涝频繁
(3)修建水库大坝,可以防洪、发展航运、也可以发电;利用本流域丰富的电力资源,促进高能耗工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本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1)注意“人为原因”,通过材料主要反映该地区的森林、草地和湖泊面积缩小,故水土流失加重,而导致中下游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2)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3)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措施分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上图为黄河流域水系略图,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其干流沿途水量变化很大,下游河段甚至有时出现断流现象。
(1)分析说明自源头至兰州、河口至郑州、郑州以下三个干流河段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下游断流有很大危害,简述可能出现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中游河段泥沙含量大,简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自源头至兰州河段水量逐渐增大;河口至郑州河段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河段水量减小。原因:兰州以上河段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且有大量支流汇入,水量增大:河口至郑州段,由于降水增多加上支流的汇入,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段,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狭小,工农业用水多,水量减少。
(2)下游沿河地区失去主要水源,影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加剧了泥沙淤积,引起河床升高,降低了下游的防洪能力;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加重土壤盐碱化,影响地下水水压,使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3)河流中游流经地区植被少,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读某水电站的蓄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2)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区域,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3)由于拦坝蓄水,大坝以________的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
(4) 图上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_,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 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
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
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水量十分稳定
(6)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 ]
A.每年的8月1日
B.每年的3月1日
C.每年的12月24日
D.每年的1月1日
(7)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B.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
C.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
D.淹没耕地—垦耕荒地、壁山造地
正确答案
(1)西
(2)西;东
(3)西;西侧区域
(4)H2;可再生,发电成本低,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大。
(5)C
(6)A
(7)D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___河;B_______________河;D_______________山脉
(2)试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易出现洪水泛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B河水能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国家对B河的治理与开发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密西西比;田纳西;阿巴拉契
(2)B河是田纳西河,中上游流经阿巴拉契亚区,下游流经密西西比平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
候,降水量大,下游汇水量大,而且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
(3)田纳西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径流量大;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主
要流经山区,在平原汇入密西西比河,河流落差大。
(4)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河流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中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
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发度等经验对我国的河流治理与开发作用巨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1)比较A和B地的地形差异及形成原因(4分)
(2)分析瓜迪亚纳河主要水文特征。(5分)
(3)附近海岸每年都吸引了大量西欧游客,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生物量的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A地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2分);B地以平原(三角洲)为主,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2分)。
(2)流经地中海气候区,以降水补给为主(1分);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明显(2分);流经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1分);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1分)
(3)西欧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阳光缺少(1分);而阿亚蒙特附近海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2分);而且这里离西欧客源地近。(1分)
(4)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1分);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1分);大坝的修建影响了回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水量的减少(1分)。
试题分析:
(1)A地为河流上游以山地为主,多峡谷,地势起伏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为主;A地为河流下游(入海三角洲),地势平坦,以流水沉积为主。
(2)图示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地区(葡萄牙、西班牙),河流为外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分析。该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为雨水补给型,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明显;亚热带地区最低月气温高于0℃没有冰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说明河流落差较大,水流较急,水能资源丰富;河流的含沙量可能会较小(发达地区环境保护较好)。
(3)旅游资源评价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包括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力等。本地区为欧洲西南部,欧洲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阴雨天气,缺少阳光,欧洲人喜爱日光浴,而阿亚蒙特附近海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且市场距离小。
(4)地理环境整体性指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五方面分析。河流开发包括河流水开发(水能、供水与航运)和流域整体开发(流域内资源等整体开发)。题目中所给的开发主要是修水库,修水库后河流水流变平缓,侵蚀与搬运能力减弱,协带的泥沙等物质减少,使水生生物的养分减少,入海水量的变化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协带的泥沙等物质减少,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三角洲的萎缩,水域面积减少,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大坝的修建影响了回游性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河口各种水生生物水量的减少。
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个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区:青藏高原
水文特征:径流量小;含沙量小;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等。
(2)河段:中游。
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