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 共522题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画出D湖区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并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3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3分)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3分)
正确答案
(1)①东、南、西三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较高(1分) ②中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1分)
(2)如下图(环流方向全部正确,1分)
原因:①7-8月湖区主要受副高控制,夏季风对湖陆风的影响弱(1分) ②湖面宽广,湖水更深,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大(1分)
(3)①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 ②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发) ③工业废水的排放,水污染严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3分,每个要点得1分,答对其中三个即可)
(4)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分) 湖泊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1分) 所以必须在山区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实施江、山、湖综合治理(1分)
试题分析:
(1)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面、南面、西面海拔较高,大都在500米以上,说明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中北部是平原地形,地势较低。
(2)
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所以呈逆时针环流。
夏季的时候,湖区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风是有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所以对于湖陆风影响弱。再者湖面宽广,湖水很深,因此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更为显著,加大了湖陆风。
(3)该地区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少,所以湖泊对于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湖泊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在沿湖地区修建了造纸厂,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了水环境。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4)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要素的变化。由于河流的上游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河流含有大量的泥沙,泥沙随河流进入湖泊,使得湖泊面积萎缩。所以要想治理湖泊,就得在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
例。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及TVA制定的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3分)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答出三点即可)(3分)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正确答案
(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等是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
(2)相似之处:①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略
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 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种河道可能位于 ( ) (2分)
(2)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的自然灾害是 ,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通常有哪些?(5分)
正确答案
(1) B(2分)
(2)洪涝(1分)。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2分)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2分)
试题分析:
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长江中游地势低平,所以选B。
由于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每到雨季,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解决措施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
读下列“黄河中游地区支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据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2)读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主要作用有:防洪、防凌、防淤(阻止下游河床的进一步抬高)
(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的不利影响:受三门峡水库蓄水影响(库区淤泥使河床抬升),潼关水位上升,渭河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渭河可能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因河床水位增高,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1)结合地理位置及黄河流域特征解释三门峡大坝的积极意义。
(2)结合图示材料咸阳—潼关河段纵剖面的变化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的影响。
43、读下列资料与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
材料一: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长1050千米,20世纪30年代由于长期缺乏治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灾害频发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美国国会通过了成立,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材料二: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和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具体表现为:资源破坏:_______生态环境破坏:_______灾害频繁:_______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综合开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六方面。
正确答案
(1 )梯级开发
(2 )土壤贫瘠;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3 )水资源; 土地;防洪 ;发电 ;水产养殖
读“珠江水系图”,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材料:二十世纪初的大汉口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是绝无仅有的与大上海共享荣耀的大都市。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武汉要建成“东方芝加哥”。现在,重新加速跑的武汉已经开始在畅想“东方芝加哥”的愿景。
(1)毗邻长江,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内河航运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航运发达的原因?(4分)
(2)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为世界第四大钢铁联合体,试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
正确答案
(1)长江流量大,航道深,通航里程长;(航运自然条件好)(2分)长江连接东西,沿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2分)与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相连,扩大了长江的航运腹地。(2分)(任答2点)
(2)1)水运和铁路运输便利;(2分)水源充沛;(2分)距离原料和燃料(铁矿、煤矿)产地较近;(2分)消费市场广阔。(2分)(任答3点)
试题分析:(1)河流航运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河流流量、河流水深、冰期)和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2)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矿产资源、交通、水源、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河流航运条件和工业区位的主要条件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区域地理常规考点的分析思维归纳和整理,形成方法。
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2012年1月6日,鄱阳湖都昌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为7.95米,跌破1952年该站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面积只为丰水期的1/20;鄱阳湖大幅“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
材料二 下图为鄱阳湖区域图。
材料三 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
(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评价材料二所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拟建鄱阳湖大坝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4)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
正确答案
(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往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库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或长江上游来水减少)。
(2)铜矿、水电丰富(接近原料地、能源地)。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
(3)防洪、抗旱。
(4)赞同。理由:建坝后可增加鄱阳湖枯水季节水量,可减轻鄱阳湖区丰水季节的洪水威胁,具有供水(灌溉)、航运、旅游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不赞同。理由:建坝拦截湖水不入长江,可能影响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可能影响鄱阳湖的天然调蓄作用,威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可能改变鄱阳湖湿地环境,影响鱼鸟生存。
(1)鄱阳湖水量大幅减少、明显“瘦身”,其原因应从气候异常、上游三峡水库蓄水等方面分析。
(2)本区资源、能源丰富,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但可能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3)鄱阳湖所在地区饱受洪水和干旱的威胁,修建大坝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洪和抗旱。
(4)修建鄱阳湖大坝,肯定有利也有弊,可从调节长江径流量、供水、航运、旅游、蓄水等方面分析,说出你赞同或反对的观点,理由合理即可。
(20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 玛纳斯河流域经多年开发尤其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的截流引灌,地表径流几乎完全被引入灌区用于农业灌溉,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
材料2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增温,使得我国大多数冰川处于退缩趋势,90年代以来天山等地冰川退缩强烈。
材料3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示意图。
(1)简述天山冰川退缩对玛纳斯河水量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简析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格局的改变对当地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8分)
(3)有人提议石河子市依托准噶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但也有人反对。请选择一观点并阐述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从趋势上看,短期内冰川退缩将使河流水量呈增加态势(2分),但亦会加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或河段的不稳定性(2分);而随着冰川的持续退缩,冰川融水将锐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特别中小支流将面临逐渐干涸的威胁(2分)。(共6分)
(2)人工渠网及水库代替天然河湖使流域洪水危害减少(2分);网状地渠道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2分),扩大人工灌溉绿洲的面积(2分);绿洲小气候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2分);绿洲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减小风沙危害(2分)。(任答4点,共8分)
(3)赞同。新疆(准格尔盆地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2分),依托丰富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进行深加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分),且可以平衡工业地域分布,加快西部开发(2分)。(其它言之有理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不赞同。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其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分),东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可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往消费市场(2分);发展重化工,可能使当地本身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农业与工业“争水”矛盾更加突出(2分)。重化工对当地生态破坏很大(2分)。(任答3点,共6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由于全球变暖,我国多数冰川有退缩趋势,短期内冰川退缩,冰川融化量大,将使河流水量呈增加态势, 玛纳斯河水量增加。但亦会加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或河段的不稳定性。从长远看,随着冰川的持续退缩,冰川融水将锐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特别中小支流将面临逐渐干涸的威胁。玛纳斯河水量也将减少。
(2)读图,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格局的改变,人工渠网及水库代替天然河湖,使流域洪水危害减少。网状地渠道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人工灌溉绿洲的面积。绿洲小气候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绿洲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减小风沙危害。这些都是有利的影响。
(3)这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便给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新疆(准格尔盆地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依托丰富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进行深加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平衡工业地域分布,加快西部开发。这是赞同的观点。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油气重化工业产品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其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可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往消费市场。而且输送原料比产品要安全方便。新疆是干旱区,发展重化工,可能使当地本身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农业与工业“争水”矛盾更加突出。重化工污染严重,对当地生态破坏很大。这是不赞同的理由。
(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材料二:杏花村(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6分)
(3)简要分析汾河的夏季水文特征。(4分)
正确答案
(1)(6分)温带季风气候(2分)。距海洋较远;(2分)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的深入。(2分)
(2)(6分)(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
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酿酒的原料丰富; (2分)利用优质的泉水,提高酒的品质;(2分)酿酒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杏花村的知名度高。(2分)
(3)(4分)(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
径流量较大;(2分)含沙量较大;(2分)流速较快。(2分)
试题分析:
(1)从气候图可知该地冬季最低温度小于0℃为温带,降水集中7、8月份,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变化大;主要原因是离海洋远(深居内陆),加之受地形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2)题目中已给出原料丰富(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水质优良“神泉”,历史悠久(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经验丰富,知名度高(路童遥杏花村)。
(3)汾河为外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分析:夏季:降水较多所以水量较大,流量大含沙量大(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比其他季节水位高,流速快。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