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共484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随着珠三角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相继崛起,迫切需要有高速交通网把这三地连结起来。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代表团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尽快修建京广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段的议案。国务院次年就批准了修建武广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9年12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从武汉到广州用时仅3小时左右。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怎样实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反映人民意愿。(3)全国人大三省代表团的代表,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提案权,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表达人民群众要求尽快修建高铁的意愿。(4)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根据议案内容加快审批,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民服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在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1)结合材料,请你表述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继续热议就业问题,为破解就业难题出谋划策。回顾近几年来全国人大会议的建议、提案,代表们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仅去年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200多件。
(2)如果你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解决就业问题如何履行好自身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体现了决定权和监督权。②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活动原则。通过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法院、检察院的关系体现出来。③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关注民生,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维护。④,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所以全国人大能够审议和批准。
(2)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②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③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人大代表可以就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进行审议和质询。
材料一:在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质询权。所谓质询,是指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提出质问。
材料二:质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代表也想为民代言,但总觉得质询起来“势单力薄”,又怕得罪人,不愿意质询;有的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如何质询;更有甚者,怕打击报复,不敢质询,没有真正从国家政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行使人大的质询权的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作为人大代表的质询方和作为“一府两院”的受质询方,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质询权应有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作为人大的质询方与作为“一府两院”的受质询方,两者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①作为代表,要提高认识,增强代表意识、职责意识、人民意识、作为意识。②要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的综合素质。人大代表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时研究“一府两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着眼于本地实际,及时提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质询案。③要加强对人民代表的监督,使人大代表真正行使好自己的职责。
(20分)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二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9分)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体现类,行为主体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问题指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解读设问,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精神通过人大立法形式实现,体现坚持依法执政;题中人大将修改环保法列入立法工作计划,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修改环境保护法。解读设问,环境保护法在知识限定范围内是社会意识,也是上层建筑,同时修改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涉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明确本题所运用知识后,回扣设问,对应上述理论组织语言,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