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共484题
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胜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及其他报告、决定。
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5分)
正确答案
(1)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说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适应的。(7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说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同时说明其他国家机关由权力 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表决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整个过程也说明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8分)
本题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胜利召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的理解。可以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全国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8月27日发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决议》阐明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这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根据自身能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国人大环资委有责任积极落实《决议》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定和修改工作;依法监督政府实现目标;通过“中华环保世纪行”开展节能减排的宣传活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外事工作。
材料二: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了领导人会议。在参与此次缔约方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即宣布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到45%,这是一个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充分显示出中国政府对人类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5分)
正确答案
(16分)参考答案:(1)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定和修改工作体现了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体现了对国家重大事物的决定权;依法监督政府实现目标体现了人大的监督权。
(2)体现了我国的对外职能,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温家宝总理出席出席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并提前宣布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到45%,体现了我国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诚意。
(3)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组织活动原则。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大常委会的《决议》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积极态度都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制定和修改工作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4)体现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起到了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也表明了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5)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192个国家参加会议,体现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6)体现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体现了应该建立“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国际新秩序,在各国寻求共同面对的世界性的难题,体现了和平交流、平等对话,直面人类的共同发展。
(7)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以和平共处五原则为内容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即宣布到2020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到45%,体现了该知识。
略
2012年2月23日,在珠海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市长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了29项人事任免,结果28人顺利通过常委会的表决,但市口岸局局长的提请任命被否决。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指出:否决市口岸局局长的提请任命主要是因为该候选人长期在北京工作,常委会对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不了解。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有哪几方面表现?(4分)
⑵市人大和市政府是什么关系?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市的人事任免方案说NO说明了什么?(7分)
正确答案
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1分)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1分);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1分);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1分)。
⑵①市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市政府;市政府是地方行政机关,对市人大负责,受它监督。(3分)②对人事任免方案说NO,是地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任免权的表现。(2分)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事任免方案说NO,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趋于完善。(2分)
试题分析:第一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与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问学生要明确指出,表现在三个方面。这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核,依据课本原理直接回答即可。第二问人大和政府的关系,政府由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对材料中“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市的人事任免方案说NO”说明的内容要具体分析。人事任免方案说NO,可从体现人大行使任免权;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等角度回答。
点评:该题是课本基本原理的考核,学生只需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根据题目的要求具体回答即可。对学生的识记能力有很高的体现,学生应该对基本原理熟记于心,以应对不同的问题。该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不高,难度不大。
十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⑴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5分)
⑵假如你将来当选人大代表,你将如何“为老百姓说话” ?(5分)
正确答案
⑴人民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他们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因此,人民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5分)
⑵第一,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第二,正确行使人民代表的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发言、表决,提出议案,向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等,反映民意。(5分)
试题分析:(1)可从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着手展开,人民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可从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展开回答。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职权,如提案权、质询权等。同时人大代表也应认真履行义务,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点评:此类问题的回答,首先一定要从设问出发,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较高,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灾情牵动中央,习近平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李克强迅速赶扑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灾情就是命令,部队立刻投入抗震救灾,民政部等部委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四川,贵州等省区快速组织救灾队伍,展开救援。面对灾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确保灾区社会稳定,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坚持了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三权分立制原则 C行政双头制原则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如何体现这一原则?
正确答案
A
各部委,各省区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救援活动,体现地方服从中央,保证中央统一领导。
各部委,各省区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体现国家机关各尽职责,分工协作,协调一致。
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包括三个关系: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中中央组织抗震救灾,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答题方法是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理论+材料
【考点定位】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