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共484题
2010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全文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公众通过多种形式踊跃表达意见,截止11月30日共收到近10万条意见。在吸纳民意的基础上“大修”后,2011年2月25日我国的相关国家机关表决通过了《车船税法》。
请运用政治常识回答:
(1)《车船税法》应有哪个国家机关表决通过?(2分)
(2)《车船税法》的诞生历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的哪些知识?(4分)
(3)公众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2分)
正确答案
(1)全国人大常委会(2分)
(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只有充分加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充分地表达出来,并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中正确的意见,才能制定出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才能使社会主义法律得到自觉遵守、切实执行和严格监督。(4分)
(3)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表达意见;向人大代表反映;通过听证会、信访等形式(每点1分,共2分)
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13日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王晓、陈斯喜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1)说说你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2分)
(2)《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大审议和通过?(6分)
(3)材料说明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职权应怎样行使?(4分)
正确答案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民主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的(1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1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5分)因此,这些重大事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1分)
(3)材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2分)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第一小问学生可从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以及组成人员等角度去分析说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对一年来工作的总结,故第二小问学生可从国务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角度去分析说明;第三小问的解答学生必须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的方向。本题材料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等国家机关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监督权;本题材料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王晓、陈斯喜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决定权和任免权;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12分)材料一: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是反映人民意愿、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总会提出很多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议案,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则会召开会议,将代表提出的建议统一交由各个国家机关和组织办理,并确定几项内容为重点处理建议。
材料二:如今,全国人大代表的素质提高、意识加强,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上,来自各地区、各阶层的代表委员都敢于成为本地区、本阶层利益的代言人,敢于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表达各自所在群体的利益诉求,也敢于在会场上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此,有人说这是人大代表“角色意识”的真正回归。
(1)材料一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
正确答案
(1)①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和建议,反映人民意愿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②人大常委会召开交办会,将代表们的建议交由各国家机关办理,体现了其他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同时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特点。(6分)
(2)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②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③同时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6分)
本题以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的理解。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可以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他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特点等方面。
(2)可以从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等方面回答。
(26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改造环境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隋唐时期,北京地区没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辽金时代。幽州有“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僧居佛寺冠北方。”同时,有关风沙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元代.北京地区在至治三年到至顺二年的9年中有7年出现多次沙尘暴天气。公元1367年,飞沙走石的沙尘暴天气持续了44天。明朝为防边患,长城一带“我每年大放军士,伐木两次”,“四山尽烧,防有伏者”。明代北京地区沙尘暴的频繁和强烈,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环境保护法》已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北京某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执行难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国务院主管的政府部门)也借此机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材料,说明在环保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与环保部之间的关系。(8分)
正确答案
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发挥立法主导作用,修改环保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集中社会智慧。(4分)
③环保部作为履行环保职能的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环保法修改,表达了环保部对环保法修正的关切和诉求,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3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正确作答还在于审题,找到期间的潜台词。要说明全国人大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就要找到环保部相对应的潜台词就是“政府”,所以本题主要考查人大与政府的关系。联系教材知识点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民主集中制。人大是中国的权力机关,而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专题询问是近几年人大的一个亮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联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就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向有关部委提出询问,国务院等有关部委的负责人回答询问,使一系列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如今,专题询问从尝试逐步走向常态,已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中央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有效抓手之一。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对推进专题询问常态化的认识。
正确答案
①开展专题询问是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②开展专题询问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透明度的有效措施,有利于践行依法监督、民主公开的原则。③开展专题询问是增强人大监督工作权威性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凸显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活力。④开展专题询问是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和实效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彰显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理念。⑤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新手段和新形式,开展专题询问,迈出了保障公民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一步,理应走向常态。
要紧扣人大专题询问,从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专题询问的意义两方面阐明认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