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文是发表在《时报》上的《新陈代谢》-文的内容:“……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

[ ]

A辛亥革命以后

B新文化运动以后

C五四运动以后

D国民大革命以后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钢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此地的妇女徒步或骑马公开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一点也不害怕外国人。”这应当是何时何地的情况?

[ ]

A1750年的北京

B1810年的上海

C1900年的广州

D1860年的南京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风俗的变迁(断发易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服饰方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