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人在其征婚的广告中提出:“1、女子须不缠足者;2、须识字者;3、男子不娶妾;4、男人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织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 ]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清稗类钞》载:“光、宣(光绪、宣统)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被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导致光绪、宣统年间“盛行文明结婚”的原因有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推动

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风俗的变迁(断发易服)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服饰方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