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户籍制度、资配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诸多复杂问题。推进这项工作,各地政府要做到:

①把握工作重点,搞好统筹兼顾,稳妥推进改革

②勇于改革创新,推翻原有体制,促进工作开展

③着眼工作整体,协调各种关系,寻求最优目标

④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具体规律,推进社会变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年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从思想方法看,“优化布局”

①体现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②应在立足整体前提下选择最佳方案

③就是要用共性的认识指导具体做法④要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公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8)》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人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合理布局照明装置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节能效果。吊灯采用分路控制客厅内的多灯座的灯具,在安装时由一只开关控制改为多开关控制,在使用时按实际需要决定开启灯的数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这说明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要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③应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各不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挣扎就被咬得越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这个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告诉我们

A部分依赖于整体并服务于整体

B要注意把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D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6月22日,江西第二大河流溃堤,十多万人受灾。造成洪水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从哲学上看()

①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

②洪水泛滥必然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③改造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④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体现了

A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变化会影响整体

D要通观全局,发挥整体的主导功能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家发改委强调要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这一举措的哲学依据是

①量变必定会引起质变②事物结构的重组能够引起质变

③要素以优化的趋向形成系统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④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管理学中有个“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战斗机因其优越性能广受世界各国青睐。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立足部分,统筹全局④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