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冰岛火山喷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因此带来这些地区陆路交通的繁忙。有科学家认为,本次火山喷发可能还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火山喷发

A是欧洲陆路交通繁忙的内因

B对交通和气候的影响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C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体现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

D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对人类诸多不道德行为的警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市在2009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

①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是无条件的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会优化结构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宜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此消息一出,犹如“蝴蝶效应”,全世界为之共鸣。莫言“火”了,莫言作品“火”了,好久没有卖点的文学书市场也因莫言获诺奖而急剧升温,甚至早市开盘A股相关文化类上市公司也集体大涨。这说明(  )

A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B人为事物的联系其有“人化”的特点,具有主观性

C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D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良好地中美关系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对世界和平至关重要。这说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呼吁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有效协议,同时希望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大家意识到小小改变就可能改变地球的未来。这说明()

A时机是质变的必要条件

B整体统率着部分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部分决定着整体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说明(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则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站的建成,为我国科学家开展长期持续的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空间。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推动着实践的发展进步

C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建新的联系

D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正确发挥能动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母亲、女儿、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的贡献。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联系是普遍的

C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系”,坚决杜绝“水火关系”、不忘“鱼水关系”,铭记“舟水关系”。这启示党员干部要

①坚持联系客观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②反对矛盾斗争性,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把握矛盾同一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④追求人生目标,成为杜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