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共8965题
(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进行了更加明确的部署。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8分)
正确答案
①对党员干部队伍的认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坚持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③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坚持了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④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点2分,共8分)
试题分析:“如何体现”型简答题是需要回答体现什么原理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其答题要求是:一般摆出理论依据,二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抓主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去说明。
冬虫夏草主要产于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等地海拔3 000~5 000米的高山草甸上,具有十分奇特的生活史:在严寒的冬季,蝙蝠蛾幼虫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地里越冬时,受到名为虫草菌的麦角科真菌的感染。虫草菌以蝙蝠蛾幼虫的躯体为养料,不断生长新菌丝。渐渐地,蝙蝠蛾幼虫的躯体被消耗殆尽,只剩下躯壳,这便是“冬虫”。到了次年夏天,冰冻的土层开始消融,菌丝体也破壳而出,伸出一根圆棒一样的东西,藏在花草丛中,这就是所谓的“夏草”。
“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正确答案
体现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只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即蝙蝠蛾幼虫受到虫草菌的感染才能生长。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没有二者的联系,便没有冬虫夏草这味药材。
材料信息是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设问指向是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这种寄生关系,体现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哲学道理。答题时注意结合材料。
在原产地以外定居、生长、繁育的生物种被称为“外来种”或“入侵种”。近年来,人们对物种入侵的后果及对策格外关注。
运用因果关系原理,说明对待物种引进的正确态度。
正确答案
正确把握物种引进与其结果的关系,提高物质引进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争取海好的结果,避免怀的结果。
本题考查学生对因果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的理解和运用。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 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2分)
材料二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2分)
正确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4分)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分)
③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中正逐步变为现实,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分)
(2)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连的。(2分)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5分)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5分)
第(1)问考查辩证法的发展观,涉及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第(2)问主要是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结合教材原理阐述加上材料整合即可。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既能解决生活用电问题,又能用来建棚发展畜牧业。为了保护植被,大力发展沼气池。“想要富,先修路”,省委和政府又决定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云南省生物物种占我国的60%以上,省委和政府决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除发展旅游业外,要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近期要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16分)
正确答案
(1)两省的各项措施都坚持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省的措施都坚持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省的措施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抓主要矛盾。两省的做法都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明确辩证唯物主义,题目类型原因类。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知识范围较为宽泛,需要针对材料进行准确知识定位,题中发展当地经济的举措,都是立足当地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同时从辩证法看,题中发展经济举措,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强调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中发展经济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运用的影响,体现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题中发展经济的举措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体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一:福奢螺、“红心鸭蛋”、多宝鱼、桂花鱼……“问题食品”接踵而至,让人们一次次领略了不法经营者见利忘义的“黑心”,也进一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诸多“黑洞”。
材料二:从今年开始,北京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的重点地区设置1.5万个监控点,“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跟踪检测,在全市实行不安全食品强制退出制度。另据悉,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列入我国的立法计划,有望在近期出台。
(1)分析“问题食品”屡禁不止的原因。
(2)运用因果联系的道理,说明建立预警机制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
(1)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职能部门管理缺失;个别经营者惟利是图;消费者对商品的识别能力弱,维权意识谈薄。
(2)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我们应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问题食品”的生产、流通,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此题为经济与哲学的综合题。第一问要求回答“问题食品”屡禁不止的原因,这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消费者权利等。第二问已经明确了知识点——因果联系,要求运用其方法论意义回答建立预警机制的正确性,问题简单。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12分)
正确答案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⑤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⑥坚持辩证否定观(每点2分,任意答出四个点即可给满分8分)
试题分析:本题为体现型主观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类试题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把握关键信息,然后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体现了要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只要找准关键词,对应考点即可。
材料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合作也将发生积极变化:将由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由各自独立的板块市场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
材料主要体现了辩证法联系观的什么观点?
正确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也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合作也将发生积极变化:将由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由各自独立的板块市场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本题指向性明确,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答题时首先要把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哲理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审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分成若干层次,把每一层次与辩证法的有关哲理一一对应,即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融合。
结合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福建省各设区市近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情况表(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于泉州统计信息网((2008统计手册)。实际利用外资统计口径为外商直接投资验资。)
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就表中的一个市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出两条建议。(7分)
正确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加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合理利用外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根据自身条件,多渠道地利用外资。
④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或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外资利用结构。(以上4点考生只要回答其中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⑤结合所选择的一个市的实际情况分析。(3分,根据分析的水平分层次给分。)
本题属于限定性主观题,考查联系的观点。答题的关键是审材料时抓住关键词句,作答时注意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这一哲学观点紧密结合。
“奥运低谷效应”反映了奥运会的举办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基本内容是说近几届奥运会事实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观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相关的需求会出现萎缩,因此,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一般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这被称为“奥运低谷效应”。
有人据此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会放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8分)
正确答案
25.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分)奥运会后相关需求的不足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1分)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一个结果的产生往往是多个原因引起的。(1分)除了奥运会带动的需求以外,我国经济增长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民生问题解决、灾后重建等方面的需求。(1分)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1分)奥运会后,只要我们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规划和利用体育场馆,坚持扩大内虚的方针,仍然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1分)
因此,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会放缓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