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世纪首次日环食于2010年1月15日发生,日环食总时间约5小时,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大理市是我国最佳观测城市。读图回答:(7分)

    

图1环食带的分布图                                 图2月相示意图

1. 图2中,当月球位于_________位置时,人们才会看到日环食现象。

2. 环食带从非洲中部开始,经过印度洋、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从中缅边境进入我国云南省。从路径看,环食带分布于那一个温度带?      

3. 此次日环食发生时,地球较接近________(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4. 大理市处于我国的云南省,云南省内多____________地貌,著名的“石林”就在云南。

5. 大理和重庆都处在环食中心线上,大理比重庆更适合观测,试从海拔和天气的角度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0年1月上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可以表示寒潮天气系统的图是 

正确答案

1.③            2. 热        3. 近     快       4.喀斯特  

5.重庆多阴雨云雾,大气透明度差 (大理海拔高天气晴朗的可能性大)

6. B

试题分析:

第1题,日环食全过程:日环食还与地球和月亮本身有关。因为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光的球体,所以太阳照射到光有时会被月球挡住。当农历初一初二是就可能发生日环食。在以上日子中,如果地球、月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日环食就发生了。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而在月球的阴影区内,人就不能接受到阳光,所以就无法看到太阳。又因为月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且月球离太阳比月球距离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阳着住,只露出周围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环食。因此,图2中,当月球位于③位置时,人们才会看到日环食现象。

第2题,环食带从非洲中部开始,经过印度洋、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从中缅边境进入我国云南省。从路径看,环食带分布于热带。

第3题,此次日环食发生时,为2010年1月15日,地球较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近日点为1月初。

第4题,大理市处于我国的云南省,云南省内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

第5题,大理和重庆都处在环食中心线上,由于重庆多阴雨云雾,大气透明度差,而大理海拔高天气晴朗的可能性大,因此大理比重庆更适合观测。

第6题,2010年1月上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强冷空气是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蒙古高压的影响,因此可以表示寒潮天气系统应为高压系统,对应图是B,B为北半球的反气旋。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日全食的形成过程。(2)知道热量带的划分标准。(3)明确地球公转的特征。(4)知道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5)明确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12月26日13时45分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图中丙附近)执行护航任务,于十天后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  下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原因是                                     ,B最可能是        (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                         。(4分)

(2)简要说明影响本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2分)

(3)乙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这时沿岸气候有何影响?(2分)

(4)若考虑风向与洋流,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在通过北印度洋海域时,刚好    风、      流(填“顺”或“逆”)。(2分)

正确答案

(10分)

(1)(4分)纬度低 海拔较高   7  此时东南信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

(2)(2分)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

(3)(2分)减温,减湿

(4)(2分)顺     顺

试题分析:

第(1)题,甲地气温年较差很小,原因是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由于纬度低,气温不是太低;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甲地7月降水较多,因此B最可能是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第(2)题,本区的7月份风向为东南风,其形成原因为气压低风带的季节移动,即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

第(3)题,乙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深层海水温度低,即形成寒流,对沿岸气候有减温减湿的作用。

第(4)题,若考虑风向与洋流,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在通过北印度洋海域时为冬季,刚好顺风顺水,因为北印度洋海域冬季洋流自东向西流动,为逆时针。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以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为区域,并提供了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考查地形和地质构造、气温、风向、洋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还需明确以下知识点:

(1)据图分析,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根据下方岩层向下弯曲,判断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向斜构造。Edward湖的成因岩层有错动,并且是向下错动,判断岩层断裂下陷。

(2)(2)从天文角度分析,既是从太阳辐射能量角度分析,分析两个方面:太阳辐射的强弱——正午太阳高度,日照时间的长短——昼夜长短。甲地处赤道附近,赤道地区太阳高度变化较小,全年昼夜等长,太阳辐射能量季节相差较小,气温年较差小。

(3)B月和A月的主要差异在于降水,B月降水远远大于A月,甲地位于肯亚山以东,海拔1800米, 7月份该地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在此形成迎风坡,降水较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南美洲沿海区域图,图中甲乙两城经度大致相同,相距约300km。乙城年降水总量大于甲城,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甲城。据此分析判断回答:(21分)

(1)此季节甲乙两城的气候特点分别是                                ;甲城日落时间             ­­(早于、晚于、同于)乙城。(3分)

(2)若由甲城出发沿海岸线向北跨越约30个纬度到达某处,试推断到达地的气候类型       

及其成因                           。(5分)

(3)图中山峰所在地形区的成因是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与该山峰的自然带分布状况大致相同的是      。(3分)

(4)若下列四图中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且a>b>c。四图中与流经甲城河流此时的情况相符的是     。(2分)

(5)试描述流经甲城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8分)

正确答案

(共21分)

(1)(3分)炎热干燥、温和多雨 (2分) ; 早于 (1分)

(2)(5分)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1分)

成因:(4分)

1.纬度:低纬,热带        

2.大气环流:东南信风  

3.地形:安第斯山背风坡

4.洋流:秘鲁寒流减湿     

(3)(3分)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消亡边界)形成(海岸山脉) (2分);B(1分)

(4)(2分)D (2分)

(5)(8分)水文特征:

1.水位季节变化大     2.无结冰期     3.水量较小       4.流速较快  (4分)

水系特征:

1.河流流程短        2.流域面积小    3.支流汇入少       4.流向自东向西 (4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温线弯曲形状判断,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南半球应为夏季;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此季节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乙地终年温和多雨;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甲城纬度低于乙城,昼长短于乙城,故日落时间早于乙城。

第(2)题,若由甲城出发沿海岸线向北跨越约30个纬度到达某处,试推断到达该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该地纬度低,为热带;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处安第斯山背风坡;另外还有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第(3)题,图示山脉为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的;由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该山峰基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又因为该山体北坡为向阳坡,故同一自然带在北坡分布的位置偏高,故图中与该自然带分布状况大致相同的是B。

第(4)题,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可判定河流流向。因为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即潜水位线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潜水位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即作任意一条等潜水位线的垂线,且由数值高处指向低处,若垂线箭头指向河流,表明潜水补给河流,反之则河流补给潜水。如:

本小题我们已知等潜水位线a>b>c且流经甲城河流甲城位于河流下游,根据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流向之间的关系,我们推断下图中的D选项正确。

第(5)题,流经甲城河流的水文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水量较小;流速较快。水系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流向自东向西。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试题综合性强,重点考查了区域地理中地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如等温线的判读、等潜水位线的判断、山体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等知识点,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知识小结】等潜水位线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阅读下表和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百帕。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2分)

(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1年7月在此旅游的王先生发现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8分)

(3) 对比分析表中珀斯和悉尼两城市的降水季节差异及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4分)22 (2分)1月为西北风。(2分)

(2)(8分)根据等压线分布,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夏季(1月)吹偏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2分)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对该海峡的盛行风有阻挡作用,故风浪小(2分)。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2分)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2分)。

(3)(10分)悉尼夏季多雨,珀斯冬季多雨。(2分)1月为夏季: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2分)珀斯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2分) 7月为冬季: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2分)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2分)

试题分析:

(1)找出澳大利亚大陆图例上实线的最大值和虚线最小值的差值即可; 1月份亚洲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西北风影响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M点在1月风向为西北风。

(2)根据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的画法,可判断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夏季(1月)吹偏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对该海峡的盛行风有阻挡作用,削弱了风力,故风浪小;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狭管效应明显,故风浪大;

(3)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1月为南半球夏季,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加上地处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和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降水多,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珀斯受副高控制加上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水少;7月为南半球冬季,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而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6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3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2分)

正确答案

(1)水循环环节:地表径流。

成因:②、③处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

(2)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

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甲处。原因: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

(4)⑤地为海啸,⑥地为滑坡、泥石流。

(1)河流属于地表径流。②、③均为流水堆积地貌。这说明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1)森林破坏,会导致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

(2)甲为向斜,会发生透水事故,乙为背斜,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3)⑤位于沿海,地震会引发海啸,⑥位于山区,地震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河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                            。(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正确答案

(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 水分

第(1)题,根据维多利亚、梅迪辛哈特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难确定维多利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梅迪辛哈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从图中两地的海陆位置及地形状况可得出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

材料一  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  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小题1:白洋淀流域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上,地势特征________。

小题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________年,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是________。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

小题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

正确答案

小题1:华北平原 西高东低

小题1:2000 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而且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导致湖泊水量最小

小题1: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 地面出现陷落

小题1:跨区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用水效率;在白洋淀流域上游植树造林。

本题考查我国华北地区的区域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所处的地形区;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当地的地势分布。

小题1:注意1990年以来;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差值最大时,湖面最小。

小题1:结合材料三,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华北地区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直接导致地面下沉。

小题1:该湖泊水量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大量引水。故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开源方面:跨流域调水;在流域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节流方面: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农业: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节约用水;居民:节约用水,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提高水价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6分)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2分)

(3)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共8分)

冰川作用(2分):导致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东部湖泊广布(2分);

流水作用(2分):导致 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2分)。

(2)(共12分)

北部高于南部(2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2分)。

中部大于东西部(2分),中部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2分)

西部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西部变化大于东部(2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2分)。

(3)(共6分)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缓(2分),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2分),东南部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定义,读图,图中数值显示,该地的固态降水率较高,约占一半左右。即降水以雨、雪、雹为主,所以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由于冰川的侵蚀,导致半岛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半岛东部湖泊广布,主要是冰蚀湖。而流水的侵蚀,导致半岛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

(2)根据图中的固态降水率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固态降水率北部高于南部,中部大于东西部,西部固态降水率变化大于东部。因为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导致固态降水率高。中部因为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导致固态降水率高。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固态降水率数值变化幅度大,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受暖流影响小,坡度较小,气温变化较慢,固态降水率数值变化幅度小,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3)读图,根据河流的分布和河流长度,可以判断,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平缓,所以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西北部土壤易流失,土层较薄。S岛这里纬度高,气温低,东南部纬度较低,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所以植被条件较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

“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区域的平原名称是               和              。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

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3分)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4分)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三点)(3分)

正确答案

(1)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2分);位于我国的亚热带,纬度低,气温高,热量

条件更好,一年二到三熟,复种指数高(1分)。

(2)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湿地面积大幅下降(2分)。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

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1分),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砍伐,

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河湖的淤积(1分)。

(3)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使水分的蒸发量减

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源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每

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3分)

本题考查湿地。

(1)根据武汉的位置判断该地位于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与东北三江平原的比较优势;

(2)从1950年及2004年两幅图可知,湿地面积急剧下降,表现为湖泊缩小,其原因主要

是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

(3)湿地面积减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水文、生物和地形等方面,

突出分析其不利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绕鄱阳湖的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等组成。下图为鄱阳湖平原区域图(甲)和南昌气候资料图(乙)

材料二: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甲                                    乙

(1)南昌的春雨比重比夏雨比重    ,主要与该地区夏季出现的      天气有关(2分)

(2)图中P地地形类型是      ,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2分)

(3)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4分)

(4)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5)鄱阳湖地区是“珍禽的王国”,每年会吸引大量来自北方的候鸟,到鄱阳湖欣赏候鸟的

主要季节是          ;鄱阳湖为主体的鄱阳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鄱阳湖流域内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大 伏旱(2分)

(2)山地 林业(2分)

(3)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易出现低温冻害;7、8月的伏旱天气等(任两点4分)

(4)风力资源丰富;沙地地价较低;风力发电较清洁,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等(任四点4分)

(5)冬季。(1分)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泥沙淤塞,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湖泊生物多样化减少(5分)

试题分析:

(1)读图乙南昌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南昌的春雨比重比夏雨比重大,主要因为该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出现伏旱天气而造成夏季降雨量少,春雨比重大。

(2)结合图中图例可以看出,图中P地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地形类型应是山地(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宜发展林业有利于水土保持。

(3)读南昌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南昌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7、8月水稻生长旺盛需水量大的季节,出现伏旱天气,对水稻生产不利,南昌地区气温年际变化也比较大,冬春季易出现低温冻害,也是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4)M地位于湖滨地区,风力资源丰富,沙丘地区,地价较低,风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发展风电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而且国家政策扶持,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等有利于该地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发展。

(5)鄱阳湖地区是“珍禽的王国”,每年会吸引大量来自北方的候鸟,所以到鄱阳湖欣赏候鸟的主要季节是冬季,鄱阳湖为主体的鄱阳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鄱阳湖流域内过度发展种植业,山区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泥沙淤塞,湖泊面积缩小,湖泊对径流调蓄功能减弱,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湖泊生物多样化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毫米)分布图和乙、丙岛相关地理要素图。

(1)读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线分布图,描述该岛雨季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

(2)据图说明乙、丙两岛地理位置的相似性。(6分)

(3)据图说明乙、丙两岛河流水系的相同特征。(6分)

正确答案

(1)山区多,平原少;(2分)东部(中东部)多,西部少(2分)

(2)均位于东半球;均位于低纬度地区,有回归线穿过;均位于大洋的西部,大陆的东岸。(每点2分,共6分)

(3)两岛河流都发源于中东部,大多向西注入海洋;两岛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且河流短小急促(每点2分,共6分)

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线分布特点为东部(中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

第(2)题,乙为我国的台湾岛,丙为马达加斯加岛,两岛屿均位于东半球;均位于低纬度地区,有回归线穿过;均位于大洋的西部,大陆的东岸。

第(3)题,由图可知:乙、丙两岛河流都发源于中东部,大多向西注入海洋;两岛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且河流短小急促。

点评:本题考查岛屿的判断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岛屿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图中用虚线画出主要分水岭。(2分)

(2)比较甲、乙两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并解释其成因。(6分)

(3)该岛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绘图略。(2分)

(2)差异:乙城的年降水量大于甲城。(2分)

成因: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水汽,乙城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4分)

(3)地处热带(纬度较低);有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山地垂直分异显著。(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试题分析:

(1)河流的源头部分是山岭的最高位置,也是分水岭的位置,将河流源头进行连线即可。

(2)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水汽,乙城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乙城的年降水量大于甲城。

(3)读图判断,该岛是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地处热带,有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山地海拔较高,垂直分异显著。所以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2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4分)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3分)

(4)描述图中C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特征。(3分)

正确答案

(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多酸性红壤。

试题分析:

(1)根据右图等高线的特征可判断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丘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地形合理布局农业。

(2)本题是人口与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从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和交通、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

(3)温泉是一种地热资源,应从从板块的位置分析地壳的稳定性。乙国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众多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应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C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多酸性红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图中此时北京时间为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分)

(2)P、Q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降水差异很大,试比较P、Q两地哪个降水多?并说明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11分)

(3)分析旧金山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6分)

(4)据表比较旧金山和诺福克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 14点。 太阳直射点位置是(20°N,90°E)

(2) Q地降水多。(1分) Q地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雨季长;位于高大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而P地夏季虽有东南季风带来降水,但冬季盛行干冷的西北季风;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故降水少,雨季短。

(3)有利:夏季温暖,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较大(2分),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不利:温暖期和多雨期不一致,导致夏季农业用水不足(2分)。

(4) 旧金山比诺福克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1分)旧金山气温年较差小。(1分)

冬季:旧金山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2分)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诺福克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2分)

夏季:旧金山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2分)。诺福克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2分)

试题分析: 

(1)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七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同一纬度,北半球大陆增温快,气温比海洋高,所以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可以判断出图中AB线为昏线,昏线AB和赤道的交点的经度为180°,地方时为18时,可以算出12时所在的经度为90°E。北京位于东八区,比太阳直射点所在的12时经线早2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14时。由于昏线和经线的夹角为20°,可以得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20°N。所以太阳直射点位置是(20°N,90°E)。

(2)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①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降水不同。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等。②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Q地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雨季长;位于高大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

(3)影响农业的气候因素有: 热量、光照、水分。旧金山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但是夏季气温高,农作物生长快,对水分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灌溉水源。所以易引起农业用水不足。

(4)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②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③地形地势: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高大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迎着冷空气一侧气温。④洋流。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有降温作用。⑤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旧金山和诺福克纬度大致相当且都位于沿海,所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洋流,通过对表格中旧金山和诺福克一月和七月的气温比较,可以得出旧金山比诺福克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季(7月)气温低;旧金山气温年较差小。然后再从地形和洋流两方面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该图是地中海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该岛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3分)

(2)说明该岛屿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3)影响卡利亚里到奥尔比亚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该铁路长度最接近    千米(填字母)。(3分)

(4)图中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     区域,试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 西部以平原、丘陵为主,东部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3)地形   经济     B

(4)甲  甲地耕地资源、水资源较丰富;对外交通便利,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经济较发达。(任答两点即可,从乙地角度回答亦可)

第(1)题,结合图示等高线特点,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说明该岛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第(2)题,结合经纬网知该岛为地中海气候,从而说明其气候特点及其原因。第(3)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铁路走向都有影响。结合经纬网中的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第(4)题,从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等判断环境容量的大小。

下一知识点 : 太阳系与地月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宇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