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标志着 ( )

A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

B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

C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D囊括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系建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这是一个关于全球最开放市场的成长史。”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A《第三世界将我们抬进联合国》

B《入世十年,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C《APEC,我们来了!》

D《“万隆精神”彰显时代意义》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人世贸,融人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世界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2.世界分享了中国市场准入的红利”、“ 3.世界分享了中国降低壁垒的红利”,这是一篇文章的三部分的标题。由此判断,这篇文章的总标题最可能是

A《“开埠”170年,上海走向世界》

B《“入联”40年,中国在长大》

C《“改革开放”30年,世界跟着变》

D《“入世”10年,世界得到了什么?》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材料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入世”,中国从“黑头发谈到白头发”。尽管谈判艰难,但我国还是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因为

A“入世”有利于我国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B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C美国等西方国家阻挠我国“入世”要求

D有助于我国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竞争力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0年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参众两院通过的议案成为美国法律,这为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所经过的14年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评论说:中美达成“中国入世”的协议,双方都是“赢家”。这样评论的原因是:

①中国入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利

②中国入世对美国的出口和就业有利

③中国入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④中国入世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11月第八届珠海航展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品的卓越表现,使“中国制造”拿到了300多亿美元的创纪录订单。航空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 “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

C经济全球化加强

D全球政治军事政治合作的大趋势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关于中国加入世

贸组织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

B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积极参与世界竞争

C有利于中国大幅度提高关税,增加外汇储备

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