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 共56题
为验证“拉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某同学到实验室找到下列器材:长木板(一端带定滑轮)、电磁打点计时器、质量为200g的小车、质量分别为10g、30g和50g的钩码、细线、学生电源(有“直流”和“交流”档).该同学进行下列操作
A.组装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B.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C.选用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D.释放小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E.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b所示
F.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0.进行实验时,学生电源应选择用 ▲ 一档(选填“直流”或“交流”).
11.该同学将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标为“0”,且认为打“0”时小车的速度为零,其后依次标出计数点1、2、3、4、5、6(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如图b所示.该同学测量出计数点0到计数点3、4、5的距离,并标在图b上.则在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 m/s;如果将钩码的重力在数值上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在打计数点0到4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 J,小车的动能增量为 ▲ J.(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由(2)中数据发现,该同学并没有能够得到“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增量”的结论,且对其他的点(如2、3、5点)进行计算的结果与“4”计数点相似.你认为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写出两条即可) ① ▲ ;② ▲ .
正确答案
解析
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则学生电源应选择用交流挡.
考查方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使用交流电源;
易错点
基础题不应该出错
正确答案
解析
点4的瞬时速度等于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则
在打计数点0到4,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mgs=0.05×9.8×0.12=0.059J;
小车的动能增量为:
考查方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将砝码重力当作小车所受合外力,根据功的定义可以正确解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第4个点的速度大小,进一步求出其动能大小;
易错点
明确实验原理往往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
正确答案
解析
该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一是钩码重力大小并不等于绳子拉力的大小,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①
对砂桶和砂有:mg-F=ma…②
由此可知当M>>m时,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显然该实验中没有满足这个条件;另外该实验要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否则也会造成较大误差.
考查方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实验原理不完善,没有平衡摩擦力导致的系统误差,一是由数据测量如测量距离等导致的偶然误差,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明确实验原理往往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欠款纠纷仲裁案件,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并作出仲裁裁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仲裁裁决必须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而作出
B.仲裁裁决作出后,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也应当在裁决书上签字
C.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而申请不要在裁决中写明仲裁请求和裁决理由,裁决书中可以不写
D.如果仲裁裁决作出后发现仲裁裁决书中遗漏了一些已经裁决的事项,则仲裁庭应当补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仲裁裁决 [解析] 本题考查了仲裁裁决的相关知识,法律对仲裁裁决的规定相对于法律对于法院裁决的规定有很多灵活之处。《仲裁法》第30条规定: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法》第53条规定: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人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所以说由三名仲裁员仲裁的案件中首席仲裁员有特殊的权利,如果形不成多数意见,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而不是所有的仲裁裁决都要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A选项不正确。《仲裁法》第54条规定: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根据该条可知,仲裁裁决中可以不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而不是仲裁请求和裁决理由,C选项不正确。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虽可以不在裁决书上签名,B选项不正确。《仲裁法》第56条规定: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D选项正确。
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22.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mm。(3分)
23.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1分)
24.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2分)
正确答案
2.30
解析
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2mm+6×0.05mm=2.30mm
考查方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游标卡尺读数结果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不需要估读
易错点
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
教师点评
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
正确答案
解析
A.拉力是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的,故与小车质量和钩码质量大小关系无关,故A不必要;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故B是必要的;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拉力才等于合力,故CD是必要的;
故选:A.
考查方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判断
易错点
对实验原理和步骤不熟悉
教师点评
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M那么(d/t)²=2FL/M解得:t2=Md²/2LF所以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1/t²−F图象或作出t2-1/F图象,故C正确。
考查方向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解题思路
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计算表达式,从而确定处理数据时应作什么图象.
易错点
图像问题是物理和数学知识结合,要善于用数学中的图像知识解决物理中的图像
教师点评
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
220,130,70,34,( ),10。
A.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220=63+4,130=53+5,70=43+6,34=33+7,10=13+9。由此可以推知空缺项应为23+8=16,故本题答案为A。
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9.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mm。
10.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11.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正确答案
(1)2.30----3分
考查方向
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数的方法。
易错点
不注意确定游标卡尺是10分度、20分度还是50分度,书写时忽略读数末尾的数字0.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