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9.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做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的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下图。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 + Al2O3 === 2AlO2- + H2O

B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C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为:4Al – 12e- + 3O2 === 2Al2O3

D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 + H+ === NH4+ + H2O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由于铝材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所以要通过强碱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 Al2O3 === 2AlO2- + H2O;

B.碱洗时铝材中的单质铝会与强碱发生反应,有H2产生,所以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C.铝材的作阳极,在酸性电极反应为:4Al – 12e- + 6H2O=== 2Al2O3+ 12H+

D.由于氨水为弱酸,所以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时,只与硫酸反应,不与形成的氧化膜以及单质铝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 + H+ === NH4+ + H2O

考查方向

通过电解处理形成的氧化铝膜的过程考查单质铝及其化合物知识,进一步考查离子反应及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解题思路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

(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据此可以分析。

A.由于铝材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所以要通过强碱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B.碱洗时铝材中的单质铝会与强碱发生反应,有H2产生,所以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

C.铝材的作阳极,在酸性电极反应为:4Al – 12e- + 6H2O=== 2Al2O3+ 12H+

D.由于氨水为弱酸,所以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时,只与硫酸反应,不与形成的氧化膜以及单质铝反应。

易错点

不能正确判断及书写电极反应:电极反应也属于离子反应,要遵循电荷守恒规律。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某试剂X,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X的体积(V)关系如下图所示:

21.若X是NaOH溶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2.若X是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AB段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OA段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l-      Al(OH)3+OH-=[Al(OH)4] -或Al(OH)3+OH- = AlO2+ H2O

解析

加入盐酸后能形成的沉淀有Al(OH)3、H2SiO3,前者能溶于过量盐酸而后者不能,由图像知溶液中肯定含有AlO2、SiO32-,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AlO2、SiO32-,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CO32-,bc段则是Al(OH)3溶解。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为Mg(OH)2、Al(OH)3,ab段是NH4+与OH-发生反应,因Mg2+、Al3+不能与CO32-、SiO32-、AlO2-共存,故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l-。

考查方向

离子共存、离子反应

解题思路

根据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以及沉淀生成的顺序,熟练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易错点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a+     CO32-+2H+=H2O+CO2↑    n(H2SiO3)∶n[Al(OH)3]= 11∶2

解析

加入盐酸后能形成的沉淀有Al(OH)3、H2SiO3,前者能溶于过量盐酸而后者不能,由图像知溶液中肯定含有AlO2、SiO32-,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AlO2、SiO32-,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CO32-,bc段则是Al(OH)3溶解。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为Mg(OH)2、Al(OH)3,ab段是NH4+与OH-发生反应,因Mg2+、Al3+不能与CO32-、SiO32-、AlO2-共存,故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l-。

考查方向

离子共存、离子反应

解题思路

根据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以及沉淀生成的顺序,熟练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易错点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钨酸盐多用作功能材料,也可用作陶瓷材料、催化剂、颜料、防腐剂和防火剂等。在新材料制造中有重要应用,GeWO4的制备方法如下:2GeO (g) +W2O6 (g)  2 GeWO4 (g)    △H<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B增加GeO有利于提高GeO的转化率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尽可能地降低反应温度

D当GeO (g)的消耗速率与 GeWO4 (g)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到达平衡

正确答案

D

解析

A.△G=△H-T△S,△S<0,温度越高,△G越大,不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A错误;

B.增加GeO的量,其转化率降低,B错误;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尽可能地升高反应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

D.当GeO (g)的消耗速率与 GeWO4 (g)的消耗速率相等时,正逆化学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到达平衡,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

解题思路

A.△G=△H-T△S,△S<0,温度越高,△G越大;

B.增加GeO的量,其转化率降低;

C.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要尽可能地升高反应温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正逆化学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到达平衡。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铝的化学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不属于国际上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是( )。

A.(A) 瑞士法郎
B.(B) 港币
C.(C) 越南盾
D.(D) 加拿大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聚合氯化铝(PAC)是常用于水质净化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6-n]m (n < 6,m为聚合度) 。PAC常用高温活化后的高岭土(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Fe2O3)进行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24.盐酸酸浸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5.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加入X的主要目的:         ,滤渣中主要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         

26.已知:生成液体PAC的反应为2Al3+ + m(6-n) Cl- + mn H2O[Al2(OH)nCl6-n]m + mn H+。用碳酸钙调节溶液的pH时,要严控pH的大小,pH偏小或偏大液体PAC的产率都会降低。请解释pH偏小液体PAC产率降低的原因:        

27.浓缩聚合得到含PAC的液体中铝的各种形态主要包括:

图1为Al各形态百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为含PAC的液体中铝的总浓度AlT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① 50-90℃之间制备的液体PAC中,_______形态铝含量最多。

② 当T > 80℃时,AlT明显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6H+ + Al2O=== 2Al3+ + 3H2O   6H+ + Fe2O=== 2Fe3+ + 3H2O

解析

导致液体PAC向Al(OH)3沉淀转化解析过程: 高岭土的主要化学组成为Al2O3、SiO2、Fe2O3,加入盐酸后,Al2O3与Fe2O3均会与其发生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 + Al2O=== 2Al3+ + 3H2O   6H+ + Fe2O=== 2Fe3+ + 3H2O,故答案为6H+ + Al2O=== 2Al3+ + 3H2O   6H+ + Fe2O=== 2Fe3+ + 3H2O;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以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制备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除杂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题思路

铝灰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加入盐酸,氧化铝和铝能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硅不能与盐酸反应。

易错点

1、工艺流程的理解。

2、调pH值促进沉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调节溶液pH至Fe3+完全沉淀 Fe(OH)、SiO2

解析

加入X的目的应是除去铁离子,调节溶液pH至Fe3+完全沉淀,滤渣中含有的物质应是Fe(OH)、SiO2,故答案为Fe(OH)、SiO2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以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制备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除杂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题思路

工艺流程为:铝灰与过量的盐酸反应,过滤后收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调pH值,稍静置,过滤收集滤渣.最终的这个滤渣就是我们要的晶体。

易错点

1、工艺流程的理解。

2、调pH值促进沉淀。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pH偏小时,抑制平衡2Al3+ + m(6-n) Cl- + mn H2O[Al2(OH)nCl6-n]m + mn H+ 正向移动生成PAC

解析

pH偏小时,c(H+)增大, 2Al3+ + m(6-n) Cl- + mn H2O[Al2(OH)nCl6-n]m + mn H+ ,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AC的产率降低,故答案为pH偏小时,抑制平衡2Al3+ + m(6-n) Cl- + mn H2O[Al2(OH)nCl6-n]m + mn H+ 正向移动生成PA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以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制备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除杂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题思路

溶液调pH值,促进Fe3+完全沉淀。

易错点

1、工艺流程的理解。

2、调pH值促进沉淀。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聚合 ② 温度升高

解析

①由图可观察到,温度在50-90℃之间时,聚合形态铝的含量较多;② 当T > 80℃时,由图1可知,氢氧化铝胶体增大,聚合形态铝减小,则AlT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液体PAC向沉淀转化,故答案为① 聚合 ②温度升高,导致液体PAC向沉淀转化。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以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制备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除杂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易错点

1、工艺流程的理解。

2、调pH值促进沉淀。

下一知识点 :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铝的化学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