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支出
- 共164题
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控制通货膨胀需要增加国家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从而缩小投资规模,故B、C、D三项均不符合;A项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的措施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应入选。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是( )。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C.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D.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 )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进行了解释。
A.瓦格纳
B.皮考克和魏斯曼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鲍莫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于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较为著名。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是工业化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所导致的,提出此观点的是( )。
A.皮考克
B.瓦格纳
C.马斯格雷夫
D.鲍莫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瓦格纳提出了“政府扩张法则”,认为财政支出规模增长是工业化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所导致的。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提出了“非均衡增长理论”。
( )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例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一举实现工业化。
A.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B.完美的平衡增长理论
C.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平衡增长理论是指在工业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全面发展,彻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分为“极端的”平衡增长和“温和的”平衡增长两种类型:“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经济中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同时但不一定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 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由赫尔希曼提出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财政支出总量及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A.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也增长
B.绝对量下降,相对量也下降
C.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下降,相对量增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相对量来看,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 )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例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一举实现工业化。
A.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B.完美的平衡增长理论
C.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平衡增长理论是指在工业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全面发展,彻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分为“极端的”平衡增长和“温和的”平衡增长两种类型:“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经济中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同时但不一定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
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由赫尔希曼提出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 )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进行了解释。
A.瓦格纳
B.皮考克和魏斯曼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鲍莫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于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较为著名。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是( )。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C.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D.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面对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经济学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解释。( )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A.皮考克
B.瓦格纳
C.马斯格雷夫
D.鲍莫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马斯格雷夫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认为不同时期由于财政支出作用的不同,财政支出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可能导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因素不包括( )。
A.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持续旺盛
B.居民拥有财富的增多,使政府通过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
C.政府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支出需求非常大
D.政府要偿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支付而未支付得不够的历史欠账
E.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小,但政府承担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依然很重
正确答案
C,E
解析
[解析]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因素,公民拥有财富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使个人交纳的各种税收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使政府通过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②政治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日益增长;③体制制度因素;④社会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政府用于举办义务教育、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支出需求是非常大的;政府要偿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支付而未支付得不够的历史欠账。这些都对不断扩大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农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上涨最快的时期是()。
A.1970~1975年
B.1980~1985年
C.1985~1990年
D.1990~1995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观察图中的折线后可先排除B、D。1970~1975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长 12.1%-7.6%=4.5%即4.5个百分点;同理1985~1990年增长2.3个百分点。故选A。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依赖投资扩张的增长方式。解决投资扩张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财政支出
B.增加货币供应量
C.提高贷款利率
D.增加国债规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增加财政支出和增加货币供应量即增加投资,使投资进一步扩张,排除A、B项;扩大国债规模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惠及民生、亟须财政投入支持的地区和行业给予更多的直接财政支持提供了资金支持,又为实现国家产业政策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是一种扩张投资的方式,排除D项;C项,提高贷款利率降低投资增长速度,可以解决投资扩张问题。故选C。
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 )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进行了解释。
A.瓦格纳
B.皮考克和魏斯曼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鲍莫尔
正确答案
A
解析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于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较为著名。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
A.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B.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C.管理中央公共财政支出
D.维护金融稳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释] 管理财政支出是财政部的职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