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舒城县校级月考)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严禁携带酒精、鞭炮等物品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故A错误;

B.酒精、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危及安全,不能携带,故B正确;

C.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故C错误;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加入的顺序不能颠倒,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手上沾有少量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皮肤上沾有酸液,马上用浓NaOH溶液冲洗

C金属钠着火,迅速用沙土灭火

D温度计的水银不小心弄地上了,立即用硫粉盖上并做进一步处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浓硫酸沾在手上时,先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故A正确;

B.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故B错误;

C.加入沙土可掩盖钠,隔绝空气,可起到灭火的作用,故C正确;

D.温度计的水银球含有汞,汞具有挥发性、有毒,汞能够与硫粉反应,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破裂后,掉在地上的水银应用撒硫粉的方法除去,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许,天津市塘沽开发区危险品仓库发生大爆炸,据悉,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多种,包括剧毒化学品氰化钠(NaCN).现场火光冲天.据多位市民反映,事发时十公里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截至今日,已近150人遇难.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下列关于安全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时,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B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

C可用强氧化剂如H2O2等将NaCN氧化为无毒物质

D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质、自燃自热物质、氧化性气体等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闻药品的气味的方法为:用手在试剂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故A正确;

B.为防止污染,实验过程中的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不可倒入水池,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氧化NaCN生成碳酸氢钠、水和氨气,氧化为无毒物质,故C正确;

D.爆炸品、易燃物质、自燃自热物质、氧化性气体等属于危险化学品,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C万一发生着火,要沉着快速处理,首先要切断热源、电源,移走附近的可燃物,再针对燃烧物的性质选用湿抹布、干沙土、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来进行灭火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是一种很好的灭火方法,故A正确;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如果立即揉揉眼睛会加重药液对眼的腐蚀,故B正确;

C.着火要先切断电源,然后隔绝空气或者降低温度灭火,故C正确;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大量氯气泄漏时,可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

C金属镁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D金属钠着火用水扑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故A错误;

B.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氯气能够与碱溶液反应,当大量氯气泄漏时,可以用显示碱性的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故B正确;

C.金属镁能够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所以镁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C错误;

D.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和过氧化钠都能够与水反应,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沙子灭火,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B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C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可燃性气体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A正确;

B.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而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B错误;

C.滴管不能交叉使用,是为了防止污染试剂,而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C错误;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是为了防止污染药品,而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实验及操作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实验室做完实验后,余下的药品必须投入到废液缸中

B.用蒸馏水和pH试纸,就可以鉴别pH相等的H2SO4和CH3COOH溶液

C.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D.100mL容量瓶内液面正好达到刻度线,全部倒入烧杯内的实际体积小于100mL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硅酸钠溶液

F.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碳酸钠

G.把片状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中称去7.4g.

正确答案

BF

解析

解:A.钠不能投入废液缸,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极易和废液缸中的水发生剧烈反应,引发安全事故,故A错误;

B.稀释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故弱酸的PH变化小,可鉴别,故B正确;

C.液体暴沸后,打开橡皮塞可能会导致暴沸的液体溅出,引发安全事故,故C错误;

D.100mL容量瓶内液面正好达到刻度线,溶液的体积为100ml,故D错误;

E.硅酸钠能粘合玻璃,会黏住活塞,故E错误;

F.瓷坩埚加热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时,瓷坩埚中二氧化硅与碱或碳酸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导致坩埚易炸裂,故F正确;

G.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称量,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G错误.

故选BF.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苯酚沾在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酒精洗涤

B水洗

C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溴水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在酒精中,可以用酒精洗去,故A正确;

B.苯酚不溶于水,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C错误;

D.溴水有毒,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营口期末)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因药品变质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A错误;

B.因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易爆炸,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B正确;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是防止仪器漏气,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C错误;

D.因滴管交叉使用容易污染药品,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警示我们,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是非常重要的.下列有关化学药品的存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应用少量的水液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

B硝酸见光易分解、易挥发,应用棕色广口试剂瓶密封保存

C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或者液体石蜡里

D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是其水溶液呈碱性,应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溴单质易挥发,应在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水封法保存,故A正确;

B.液体用细口瓶保存,固体用广口瓶,故B错误;

C.金属钠易和空气中的水、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常保存在密度较小的煤中油,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玻璃中的二氧化硅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到一块,应用橡胶塞,故D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实验化学起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