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化学起步
- 共662题
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钠、过氧化钠都能够与水反应,用水无法灭火,可以使用沙子灭火,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由于稀释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顺序不能颠倒,故B错误;
C.液化气遇到灭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可以使用肥皂水检验,故C错误;
D.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低处氯气含量较大,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故D正确;
故选D.
以下粉尘,不具有爆炸危险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面粉粉尘是可燃物,空气中含有氧气,面粉粉尘和氧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故A错误;
B.铝为活泼金属,一定条件下在空气中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发生爆炸,故B错误;
C.石墨粉为主要成分为C,碳能够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发生爆炸,故C错误;
D.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所以岩石粉尘不具有爆炸危险,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不能用用稀NaOH溶液冲洗,NaOH有腐蚀性,会损伤眼睛,故A错误;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故B正确;
C.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烧时,用自来水灭火时不但不能灭火,而且能扩大燃烧面积,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溶液,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标签上应印有腐蚀品标记,故A正确;
B.锥形瓶可作为加热用的反应器,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故B错误;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仍会产生NO,污染环境,故C错误;
D.硫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实验剩余药品要倒在指定容器中,任何药品都不能带出实验室,故A错误;
B.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以防中毒,故B正确;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散热,防止液体飞溅,故C正确;
D.水和酒精互溶,酒精在桌上着火时不用水扑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故D正确,
故选A.
下列有关实验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苯酚不慎沾在手上,可用NaOH溶液洗去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用蒸发结晶法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KNO3
D.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E.实验室一般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CO2
F.往某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用酒精洗涤,故A错误;
B.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控制的是馏分的沸点,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应将样品溶解后,利用结晶、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因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方法分离,然后再分液,故D正确;
E.生成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反应停止,应用稀盐酸,故E错误;
F.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阴离子有碳酸根离子、银离子,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故F错误;
故答案为:BC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说法错误,因为应立即冲洗,再涂硼酸,如果立即涂上盐酸会加重伤势,故A错误;
B.石蕊变红是酸性溶液的共性,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会生成碳酸,碳酸溶液会使石蕊变红,故B正确;
C.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已经消失,氢氧化钠中滴加硫酸会因发生中和反应而不断消耗氢氧化钠直至消失,故C错误;
D.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坚硬的碳酸钙,故D正确.
故选BD.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A正确;
B.将含有Ba(NO3)2的废液不可冲入下水道,否则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B错误;
C.根据电器因短路起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扑救,因为水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故C错误;
D.浓硫酸有腐蚀性,应用大量水冲洗,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以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以便中和稀硫酸,该操作合理,故A正确;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安全第一,该说法合理,故B正确;
C.给锥形瓶、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但是有的玻璃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如试管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C错误;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避免出现中毒,正确方法为: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煽动,让少量的药品气味进入鼻孔,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易引起火灾,故A错误;
B.蒸馏时,温度计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且冷却水的方向错误,故B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帖”、“二低”、“三靠”,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要求,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酸液飞溅,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