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当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并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故A错误;

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不可加热至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液体蒸干,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应放在称量瓶或小烧杯中进行,故C错误;

D、在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将液缓缓倒入过滤器中,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涤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会污染地下水,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C正确;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通氢气,排除空气,然后加热,防止爆炸,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用文字指出下图所示的装置和操作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转移液体应利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皿和烧杯必须垫石棉网

B除去乙醇中的乙酸,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

C配制0.1mol•L-1NaCl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

D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CuSO4•5H2O晶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烧杯必须垫石棉网,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A错误;

B.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互溶,不分层,无法用分液分离,故B错误;

C.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无法称取5.85gNaCl,故C错误;

D.将硫酸铜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铜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肇庆期末)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A蒸馏实验中,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体中

B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上层和下层液体都可以直接从下口放出

D浓硫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A错误;

B.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故B正确;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惠州期末)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发生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实验台上的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皮肤溅上浓H2SO4,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钠和水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且钠燃烧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都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可用沙土覆盖,故A错误;

B、油或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如果油或酒精着火时用水扑灭,油或酒精会浮上来,使燃烧更旺,所以如果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浓硫酸溅到手上,要先立即用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由于硫磺能够与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黄粉,避免汞挥发影响人的健康,故D正确;

故选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是(  )

A在加油站内拨打手机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水缓缓加入浓硫酸中,边加边搅拌

C为了节约药品,锌与稀硫酸一开始反应,就做氢气点燃实验

D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有机物为可燃物,遇静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A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会使液体沸腾溅出,损失浓硫酸,还可能伤人,故B错误;

C.一开始反应便收集气体,氢气不纯,做氢气点燃实验,会发生爆炸,故C错误;

D.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符合安全操作要,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试管或烧杯时,应首先擦干外壁上的水

B不慎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硼酸溶液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灭,烫伤(灼伤)要就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当加热时试管外壁有的地方先干燥,有的地方后干燥,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引起试管炸裂,故A正确;

B、慎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硼酸溶液,故B正确;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撒上硫粉,故C错误;

D、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灭,隔绝空气而灭火,烫伤(灼伤)要就医,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加热水

C

    倾倒液体

D

   移走蒸发皿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闻气体气味水不能凑到试剂瓶瓶口,正确方法为用手在试剂瓶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故A错误;

B.观察液体是否沸腾,可以从侧面观察液面状态,不能凑到试管口观察,否则容易发生危险,故B错误;

C.倾倒液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必须口对口,标签对手心,试剂瓶的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故C正确;

D.蒸发操作中,移走蒸发皿应该使用坩埚钳,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如图所示方法研究氯气性质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B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和制造分子

C运用所学的关于铝的知识,可以推知在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制容器保存

D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的结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图示表示的是一同学正在闻物质的气味,根据学生的操作可以知道该过程为实验法,故A正确;

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等的学科,其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故B正确;

C、金属铝常温下能够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所以浓硫酸可用铝制容器保存,故C正确;

D、通过观察无法得出氯气是双原子分子的结论,因为氯气分子无法用肉眼看到,须通过实验测定得出氯气为双原子,故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实验化学起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