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气有毒,属于酸性气体,能和弱碱性的肥皂水反应,故A正确;

B、金属钠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用沙土覆盖,故B错误;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C错误;

D、不能将废液随便倾倒,要放在回收桶中,集中处理,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严禁在加油站附近燃放烟花爆竹

B金属钠意外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C当有大量氯气泄漏时,人应沿顺风方向疏散

D将含有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池,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在加油站附近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导致汽油爆炸,发生危险,所以严禁在加油站附近燃放烟花爆竹,故A正确;

B、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钠着火不能使用沾水的毛巾覆盖,可以使用砂子灭火,故B错误;

C、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当有大量氯气泄漏时,人应沿逆着风向方向疏散,故C错误;

D、若将含有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池,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会发生地下管道、污染地下水,应该将含有硫酸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用水扑灭

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

C撒在桌面上的少量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误食重金属盐,立即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钠的燃烧产物过氧化钠都能够与水反应,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沙子灭火,故A错误;

B.酒精能够溶解苯酚,且酒精对皮肤没有伤害,所以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故B正确;

C.撒在桌面上的少量酒精燃烧,酒精密度小于水,不能使用水灭火,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故C正确;

D.误食重金属盐,重金属离子能够导致蛋白质变性,使人中毒,可以立即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高于试管底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酒精灯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为防止在试管口冷凝的水回流使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低于试管底,故A错误;

B.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用硫酸或盐酸冲洗,硫酸和盐酸也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B正确;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C正确;

D.酒精灯不小心失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做法正确,因为降温和隔绝空气可灭火,及时有效,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

①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

②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③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④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⑤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⑥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所称药品均可放在纸上,并置于天平的左盘

⑦测定溶液的pH时,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⑧浓硝酸与浓盐酸均易挥发,故均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⑩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000mol•L-1KMnO4溶液.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都能灭火,湿布扑盖既可以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又可隔绝空气,故正确;

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所盛溶液润洗使锥形瓶内溶质的质量增大,导致所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错误;

③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正确;

④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烧杯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防止液体飞溅,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故错误;

⑤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正确;

⑥NaOH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时应尽量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错误;

⑦测定溶液的pH时,防止污染溶液,不能直接将试纸浸到溶液中;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正确;

⑧浓硝酸与浓盐酸均易挥发,但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浓盐酸见光不易分解,所以浓盐酸不用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错误;

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溶液的体积偏低,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正确;

⑩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为0.01ml,所以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000mol•L-1KMnO4溶液,故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

①在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③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

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①④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①不纯的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应先验纯,故①正确;

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②错误;

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应先用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故③错误;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④正确;

⑤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易引起爆炸,故⑤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B在点燃H2、CH4等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室蒸馏原油时,要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D为提高实验效率,可用已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与乙醛溶液混合,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进行银镜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苯酚易溶于酒精,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冲洗,故A正确;

B.在点燃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引起爆炸,故B正确;

C.碎瓷片起防止暴沸作用,所以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加入碎瓷片可防止石油在蒸馏时暴沸,故C正确;

D.银镜反应应用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各项中,符合安全操作要求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在加油站内拨打手机

②在煤矿巷道内用明火照明

③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④为了节约药品,锌与稀硫酸一开始反应,就做氢气点燃实验

⑤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正确答案

③⑤

解析

解:①汽油为可燃物,遇静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安全要求,故①错误;

②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的气体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不符合要求,故②错误;

③闻氨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氨气飘进鼻孔,符合全操作要求,故③正确;

④一开始反应便收集气体,氢气不纯,做氢气点燃实验,会发生爆炸,不符合安全要求,故④错误;

⑤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符合安全操作要求,故⑤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符合安全要求的为:③⑤,

故答案为:③⑤.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化工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

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尽最大程度的保护群众,故①正确;

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则会受到浓氢氧化钠的腐蚀,做法不合理,故②错误;

③因氯气能溶于碱性物质的溶液,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减少空中氯气的含量,故③正确;

④因氯气能溶于碱性物质的溶液,且Na2CO3溶液显弱碱性,则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可减少氯气中毒,故④正确;

⑤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地势较低的地方氯气含量大,中毒的可能性大,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是不合理的,故⑤错误;

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减少污染源,做法合理,故⑥正确;

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则只向空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的做法不合理,故⑦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晋江市校级模拟)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冲洗,故A错误;

B.若实验过程中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降低对眼睛的伤害,故B正确;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若立即用大量水扑灭,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会造成火势蔓延,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故C错误;

D.若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会污染地下水,腐蚀地下管道;应该将含有硫酸的废水倒入指定的废水缸,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实验化学起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