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体结构与性质
- 共7164题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因为分子变大,故B错误;
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石墨是混合晶体,二者物理性质不同,故C正确;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所以,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结合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所以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
B、能电离出的氢离子显酸性,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如甲酸是一元酸,故B错误;
C、金属晶体中也含有金属阳离子,故C错误;
D、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叙述不属于晶体特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空间排列形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属于晶体特性,故A错误;
B.单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一物体具有各向异性,则该物体一定是晶体,而且是单晶体,所以具有各向异性,属于晶体特性,故B错误;
C.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其内部原子的排列十分规整严格,有对称性属于晶体特性,故C错误;
D.所有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没有固定熔点不属于晶体特性,故D正确;
故选D.
(2015春•绍兴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溴和苯都是分子晶体,由液态转化为气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
B.干冰属于分子晶体,转化为气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铵是离子晶体,转化为气体时克服离子键,故B错误;
C.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熔融时克服化学键,铁属于金属晶体,熔融时克服金属键,故C错误;
D.食盐属于离子晶体,溶于水克服离子键,葡萄糖属于分子晶体,溶于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下表给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对此有下列一些说法:
①CaS属于离子晶体
②SiCl4是分子晶体
③一个SiC分子由1个Si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
④MgCl2在熔化状态不能导电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CaS的熔点较高,则CaS属于离子晶体,故①正确;
②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SiCl4的熔沸点较低,则SiCl4是分子晶体,故②正确;
③原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碳化硅熔点最高,为原子晶体,碳化硅是空间网状结构,每个硅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无分子存在,故③错误;
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MgCl2的熔沸点较高,则MgCl2属于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故④错误;
故选B.
某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与其气态氢化物的式量之比是11:4,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该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根据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可知该元素最高正价为+4价,最低负价为-4价,
如用X表示该元素符号,x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和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XO2、XH4,式量之比(x+32):(x+4)=11:4,
解得x=12,该元素为C,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为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故选A.
下列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 )
①CH3(CH2)2CH3 ②CH3(CH2)3CH3 ③(CH3)3CH ④(CH3)2CHCH2CH3 ⑤(CH3CH2)2CHCl.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且含-Cl,其沸点最高,
②④中均含5个C原子,但④中含支链,则沸点为②>④,
①③中均含4个C原子,但③中含支链,则沸点为①>③,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沸点为⑤②④①③,
故选A.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离子晶体组中,H2SO4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
原子晶体组中Ar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
分子晶体组中普通玻璃不属于晶体,故D错误;
金属晶体组中生铁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金属晶体,故A错误;
故选C.
以色列科学家Dan Shechunan,因发现准晶体而荣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结构.多为金属互化物(intermrtallic compound)又称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独特性能和重要工业应用,如Al56Cu23Fe12的耐磨性极佳,可用于制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准晶体介于晶体和非晶态物质之间,所以准晶体中不存在“晶胞”,故A正确;
B、是金属互物,组成固定是纯净物,故B错误;
C、准晶体硬度高,不易损伤,所以Al56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与Fe的大,故C错误;
D、不一定比金属Al、Cu与Fe的都高,故D错误;
故选A.
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离子键通过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
B.在晶体中有阴离子,根据物质呈电中性,有阴离子,那么一定有阳离子中和阴离子的电性,故B正确;
C.氢键饱和性,是指一个氢原子只能和一个氧(氟,氮)原子,形成氢键,而不能同时和多个原子形成氢键;方向性,是指氢键是有一定键角,但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C错误;
D.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无法描述其键长、键角,但属于化学键,故D错误;
故选B.
氯化硼(BCl3)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氯化硼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能导电,故A错误;
B.三氯化硼中的硼为sp2杂化,无孤对电子,故B错误;
C.氯化硼是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三氯化硼中的硼为sp2杂化,无孤对电子,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x射线衍射可以看到微观结构,而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化学键或官能团,质谱用于确定待测化合物种类,原子光谱用于测定原子种类,都不能测定微观结构,
故选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子晶体熔化时一般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影响化学键,如碘单质熔化,故A错误;
B、晶体在固态时不具有自发性,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外形,故B正确;
C、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因此,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故C正确;
D、由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即为各向异性,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A.
(2013春•双鸭山校级期末)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iH4和CH4都属于分子晶体,影响分子晶体的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偏高大于pH3,故A错误;
B、CO2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故B错误;
C、C2H6中两个-CH3对称,是非极性分子,而C3H8是锯齿形结构,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
D、N、P是同主族元素,形成的离子NH4+和PH4+结构类似都是正四面体构型,故D正确;
故选D.
(2015秋•遂宁期末)下面对SO2和CO2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SO2、CO2都是分子晶体,故A错误;
B、SO2中S原子形成2个σ键,孤电子对个数=×(6-2×2)=1,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sp2杂化;而二氧化碳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2+
(4-2×2)=2,采取sp杂化方式,所以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SO2为sp2杂化,CO2为sp杂化,故B正确;
C、SO2为折线型,而二氧化碳是直线型,故C错误;
D、SO2中S原子上有孤电子对,二氧化碳无孤电子对,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