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含有______的物质叫做晶体水合物.____________是结晶水合物.

正确答案

结晶水

Na2CO3•10H2O

CuSO4•5H2O

解析

解: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是含一定量水分子的固体化合物;例如:Na2CO3•10H2O、CuSO4•5H2O

故答案为:结晶水、Na2CO3•10H2O、CuSO4•5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含有氢分子

B水既是氧化物又是纯净物,而且还是化合物

C可用盐酸除去混在食盐中的碳酸钠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会生成单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于H2、H2O、H2SO4三种物质分别是由氢分子、水分子、硫酸分子构成的,所以,只有氢气中含有氢分子,而水和硫酸中是没有氢分子的,它们只含有氢元素(是对其组成来说的)、氢原子(是对其分子构成来说的).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的要求.

B.由于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它既是氧化物又是纯净物,而且还是化合物.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的要求.

C.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并且,水和二氧化碳都易于氯化钠分离;所以,可用盐酸除去混在食盐中的碳酸钠.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的要求.

D.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会生成单质.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的要求.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浓硫酸、生石灰都能吸水,可用作干燥剂,但石灰石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不正确;

    B、焊锡、不锈钢及生铁都是合金; 正确;

    C、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是常见营养物质; 正确;

    D、氯化钠、纯碱、高锰酸钾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正确.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氯酸钾、氮气、烧碱、二氧化锰五种物质进行分类,请将物质的分类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虚线框内(要求纯净物用化学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石灰水;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盐酸;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酸钾、碳酸钠;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锰、氧化铁;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氮气、铁、氦气.

故答案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化学中,归纳、总结、分析、推理、实验是常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请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对碳、氢气、氧气、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进行分类,每类写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对应性质.

示例:分类标准一:按密度分,其中O2、SO2、NO2密度比空气大.

分类标准二:______,其中______

分类标准三:______,其中______

(2)许多同学发现一些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正不断剥蚀.请根据这一情况,分析石灰石不断剥蚀的原因.

①你假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②你作出上述假设的根据是什么?______

③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你的建议是______

正确答案

按物质状态分

H2、O2、CO常温下为气体

按可燃性分

C、H2、CO具有可燃性

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

碳酸钙能与酸反应

减少汽车尾气或减少含硫煤的使用等

解析

解:(1)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选择不同的标准,会出现不同的分类,如:对碳、氢气、氧气、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进行分类,按物质状态分:H2、O2、CO常温下为气体;其余的或为固体,或为液体;按可燃性分:C、H2、CO具有可燃性;

(2)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能与酸反应而剥蚀,故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中应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我们应当采取减少汽车尾气或减少含硫煤的使用等措施.

故答案为:(1)按物质状态分:H2、O2、CO常温下为气体;按可燃性分:C、H2、CO具有可燃性;

(2)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减少汽车尾气或减少含硫煤的使用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看过上述两组物质,你认为更容易记住(1)______组中的物质,原因是(2)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甲组物质按照物质的分类进行有序排列容易记忆;而乙组杂乱无序;

故答案为:(1)甲组 (2)甲组物质分类排列(或有序排列或按一定规律排列)有益记忆(1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物质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类别是(  )

A①单质  ③氧化物

B①单质  ③含氧化合物

C①化合物  ③氧化物

D①化合物  ③含氧化合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由此图可看出:

①代表单质

②代表化合物

③代表含氧化合物

④代表氧化物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图1可表示“M与N是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与N是包含关系”.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的是(  )

AX:溶液,Y:溶剂,Z:溶质

BX:分子,Y:原子,Z:离子

CX:饱和溶液,Y:不饱和溶液,Z:浓溶液

DX:氧化物,Y:酸,Z:化合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溶液上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与溶质和溶剂是包含关系,溶质和溶剂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为并列关系,所以错误.

C、溶液根据是否饱和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二者为并列关系,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多少,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必然的联系,所以错误.

D、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和酸,氧化物和酸是并列关系,符合图3关系,所以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10种物质:铁、铜、碳、CuO、CaCO3、H2SO4、Ba(OH)2、NaOH、NaCl和AgCl.小王和小方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如下分类,请你在他们分类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分类方法(每一类中不少于三种物质),并填写下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小王的分类标准是按照单质、化合物,小方是按照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类,还可以从是否含氧元素(或含氢元素、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并且每一类中不少于三种物质.

故答案为:

类别一:CuO、CaCO3、H2SO4、Ba(OH)2、NaOH

类别二:铁、铜、碳、NaCl、AgCl(合理均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生石灰和水能反应,也能用作干燥剂,故A说法正确;

B、不锈钢、生铁都属于合金,故B说法正确;

C、蛋白质、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故C说法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离子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