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正确答案

(1)HClO4(2)Fe3++3H2OFe(OH)3(胶体)+3H+;ab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过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写序号)。

(2)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加入电解质,使胶体凝聚

②Fe(OH)3+3H+==Fe2++3H2O

③有I2生成;2Fe3++2I-==2Fe2++I2④(1)(2)

(2)C2H2(g)+5/2O2(g)→2CO2(g)+H2O(l)△H=-1294.8kJ/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 、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苯酚显紫色.

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 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 kJ.若2 mol该气体与2 mol 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HClO4

(2)Fe3++3H2OFe(OH)3(胶体)+3H ;a、b、d

(3)①90% ;②SO2+2HClO3===H2SO4+2Cl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如下表所示:(A-D为元素代号,与实际元素符号无关)

(1)已知A的单质与冷的浓硝酸作用发生钝化,则工业上冶炼A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将A的氯化物的浓溶液分别滴入冷水、热水中,得到两种液体,其中一种为溶液,一种为胶体,区别二者的方法是_________。

(3)C和D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请说出其两项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

(4)B、C、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正确答案

(1)

(2)让一束光分别透过这两种液体,从侧面能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胶体,无此现象的是溶液(或观察有无丁达尔效应)

(3)制光导纤维、制硅等

(4)H2O>NH3> SiH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其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ZY,溶液遇苯酚呈紫色。

请回答: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

(2)将ZY,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 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 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 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燃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该气体被O2氧化放热98.0kJ。若2mol该气体与1molO2在此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kJ,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molY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HClO4 (2)Fe2+ +3H2O Fe(OH)3(胶体)+3H+ ;a b d

(3)①90%; ②SO2+2HClO3==H2SO4+2ClO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的离子方程式是:ClO-+SO2+H2O=HClO+HSO3-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D.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物质成分相同

正确答案

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体验胶体的制备。 首先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渐 向烧杯中滴加1 mol·L-1的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到液体 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FeCl3 +3H2OFe( OH)3(胶体)+3HCl

(1)设法让一束可见光通过所制得的液体,检验是否为胶体。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活动过程中,边滴加FeCl3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结果没有制出胶体,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取部分制得的胶体转移到U形管中,在U形管的两端分别接上直流电源的两极,观察是否一极红褐色变深、另一极红褐色变浅,若有这一现象,说明胶体制备成功[或在制得的物质中加入NaCl(或其他电解质),看是否产生红褐色沉淀,若有,则说明制备成功或将制得的物质放入羊皮纸袋中,将羊皮纸袋浸入烧杯中的水中,观察羊皮纸袋外面水中有没有红褐色出现,若没有,则说明制备成功]。

(2)若所用水中含有其他电解质,则由于胶体会在电解质作用下发生聚沉,最终不能制得 Fe( OH)3胶体,若没有将蒸馏水煮沸,则FeCl3+3H2O Fe( OH)3(胶体)+3HCl这一反应很难进行,产物很少,得不到 Fe( OH)3胶体;若加入的FeCl3(也是电解质)过量了,会使 Fe( OH)3胶体聚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分散系时,对氢氧化铁胶体产生了兴趣:为什么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混合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而把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却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胶体且外观上和溶液没有区别?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比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要小,同样是氢氧化铁,为什么胶体中不能聚集成更大的粒子而沉淀呢?带着疑问,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

(1)I组用普通滤纸分别对氢氧化铁浊液和氢氧化铁胶体进行了过滤实验,结果发现浊液过滤器的滤纸上留有红棕色固体,而胶体过滤器的滤纸上没有固体留下。由此,I组同学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组取氢氧化铁胶体于烧杯中,插上电极,接通直流电源,想实验看胶体是否和电解质溶液一样具有导电性。结果却意外的发现,氢氧化铁胶体的红褐色在接电源负极一极明显加深,而接电源正极一极却明显变浅了。由此II组同学得出初步结论: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可能是带______________粒子。进一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使氢氧化铁胶体不容易聚集而沉淀。

(3)辅导老师根据II组得出的结论,又做了一个实验:往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加一种溶液,结果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老师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2mol/L 溶液 B.2mol/L NaOH溶液 C.2mol/L 溶液 D.硅酸胶体

先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辅导老师根据II组得出的结论,又做了一个实验:往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加HI溶液。观察现象为:开始时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最后溶液颜色加深。

完成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请推测HI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比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要小

(2)电;电性排斥

(3)A;硫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中和了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所带的正电荷,从而使氢氧化铁胶体聚集而沉淀;

(4);酸性;还原性;氧化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X、Y、Z是化合物,X溶液呈淡绿色,Y、Z的溶液都能使KSCN溶液变红。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将Y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可得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 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 插入电极通过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 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2)①单质甲、乙和Y溶液中的阳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少量单质甲通入X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收集纯净干燥的甲单质,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为发生装置;除装置A中所需的药品外,其他装置中供选择的药品有:浓硫酸、碱石灰、五氧化二磷、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按气流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f

③指出装置B、C、E中的药品(从提供的药品中选择):B_______, C:_______,E: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①Cl2>Br2>Fe3+;②Cl2+2Fe2+=2Cl-+2Fe3+(3)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a→d→e→b或(c)→c或(b)→f;③B:五氧化二磷;C:饱和食盐水;E:氢氧化钠溶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新型电池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Li2MSiO4(M=Mn、Fe、Co等)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苹果的几款最新型的产品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下面列出了两种制备Li2FeSiO4的方法:

(1)固相法中制备Li2FeSiO4的过程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根据已有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③Li2SiO3 和Li2FeSiO4属于硅酸盐

(2)溶胶-凝胶法中,检验溶液中有胶体产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实验中若制得1mol Li2FeSiO4,整个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3)以Li2FeSiO4、嵌有Li的石墨为电极,含Li的导电固体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2FeSiO4Li+LiFeSiO4,该电池放电时,负极是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三种Li2MSiO4的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实际应用时,常用来源丰富的铁元素生产的

Li2FeSiO4作电极材料,使用该电极材料的另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防止Fe2+被氧化或Fe2+易被氧化;③ 

(2)用一束光照射溶液,若溶液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即证明溶液中有胶体产生(或丁达尔效应); 1 mol

(3)嵌有Li的石墨或Li;LiFeSiO4+Li++e-=Li2FeSiO4(4)Li2FeSiO4充电时脱去Li+所需的电压低

下一知识点 : 离子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