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 共454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和CCl4分层,水在上层,可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正确;
B.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则加水太少,还不能定容,故B错误;
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则为了对比性,应在温度低的小试管中加碳酸氢钠,故C错误;
D.该装置中发生的电池反应是锌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该原电池中,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逐渐溶解;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而图中锌插在硫酸铜溶液中,铜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假设锌能失去电子,沿导线进入铜极,因盐桥作用是平衡两个半电池中的阴阳离子,只有盐桥中的阴阳离子移动,所以左图中的硫酸铜中的铜离子无法得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加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 +CO2↑+H2O,故A正确;
B.相同温度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故B正确;
C.碳酸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所以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碳酸钠溶液的 碱性大于碳酸氢钠,故C正确;
D.加热条件下,碳酸氢钠固体能够转化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 +CO2↑+H2O;在溶液中,碳酸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O2+H2O=2NaHCO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
故选D.
为确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都产生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A错误;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盐酸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故C错误;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只有碳酸钠产生沉淀,如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A正确;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较稳定,故B正确;
C.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Ca(OH)2反应产生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有关苏打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苏打为碳酸钠、小苏打为碳酸氢钠,根据n=可知,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小于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大于碳酸钠,故A正确;
B、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消耗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错误;
C、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OH)2有如下反应:HCO3-+OH-═CO32-+H2O、CO32-+Ba2+═BaCO3↓,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既能够与酸反应,也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而Na2CO3溶液不能与NaOH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