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 共454题
实验室欲制取少量NaHCO3与NH4Cl。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为了制取I、Ⅲ中需用的氨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 所示装置
试简述将浓氨水滴入锥形瓶中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图2装置进行该沉淀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Cl +NH3+CO2+H2O=NaHCO3↓+NH4Cl。实验时,须先从______(填“a”、“b”或“c”)口通入__________。
(3)步骤Ⅲ向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可使NH4Cl晶体单独结晶析出。
①已知四种相关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则结晶时宜采用________(填“蒸发结晶” 或“降温结晶”)。
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所得的晶体中含有NH4+。
具体操作:取少量晶体于硬质试管中,对晶体部位加热。并在____(填“A”或“B”)处放置____ 试纸,观察现象。
(4)请按提示完成NaHCO3含量分析的实验设计。
试剂: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钡溶液、蒸馏水;仪器:电子天平、烧杯、漏斗、玻璃棒、干燥器等。
①准确称量a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沉淀剂。沉淀剂最好选用____。
A.C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②过滤、洗涤、烘干,冷却、称量,称得固体质量为bg。
③重复以上“烘干,冷却、称量”操作,直至____ 为止。此时称得固体质量为cg。
④计算:样品中NaHCO3的含量为____。
正确答案
(1)将分液漏斗上口活塞旋转至其凹槽与口部小孔对齐,再打开下端旋塞
(2)a;NH3(3)①降温结晶;②A;湿润的红色石蕊
(4)①D;③最后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他们对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相关内容:
【提出假设】
(1)假设1:沉淀是CuCO3;假设2:________; 假设3: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验证假设】
(2)如果假设1成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假设3中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以上哪种假没成立,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CuCO3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①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下同)_______。若未进行步骤_________,将使结果偏低。
②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10.0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2.9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③由以上实验可知,假设_____成立。
【总结反思】
(5)除了以上方案,还可以通过测量CO2的体积或测量____________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
(1)沉淀是Cu(OH)2(2)Cu2++2HCO3-=CuCO3↓+CO2↑+H2O
(3)HCO3-+H2OH2CO3+OH-(4)①cab;b;②81.7%;③3
(5)(样品质量和)样品充分灼烧后的质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若用实验Ⅳ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_。其中能够说明泡沫灭火器中选择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制CO2而不选择碳酸钠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
(3)若测定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质量分数,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其计算所需的数据___________;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正确答案
(1) NaHCO3;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Ⅱ、Ⅲ、Ⅳ;Ⅱ
(3)能;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或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套管实验”具有装置简洁便利等有优点,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欲利用图1比较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并检验分解产物。最好应在大试管底部加入 _________(填化学式),石灰水变浑浊的烧杯是____________ (填:甲、乙) 。请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使用图2中大小不一的试管,用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气,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将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放入___________ 试管内(填:大、小)组成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为了使得所收集的氢气能较纯净地充满所收集氢气的试管,应如何操作,写出大致的步骤: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2CO3 ;乙 ;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2)小 ; 2Al +2OH- + 2H2O == 2AlO2- + 3H2↑ ;将小试管伸入大试管底部,待小试管中充满气体后,再慢慢提起大试管。
“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请观察下图装置(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棉花球变蓝,B中冒气泡且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刚开始时A 中有气泡产生,小试管内有液滴出现
(2)防止倒吸(或先从两烧杯移去导气管后再移去酒精灯)
(3)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产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