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 共175题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_____________m处。
正确答案
(1)2
(2)1.5
(3)0.0125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 = 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o = 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__(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gL)1/2,0.7 m/s,0.87 m/s
某同学注意到医用一次性输液装置可以让水流以恒定的速度喷出,他利用这一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来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将针头与医用输液器等器材按图甲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其中针头固定在一次性输液管的末端O点,并保持水平状态),打开输液管的开关让水以恒定的速度喷出(下方用水槽接喷出的水),然后用不干胶贴在画有方格的透明玻璃板背面,记下水流运动轨迹上的A、B、C、D四点(如图乙所示).若每小格边长均为l=5.0cm,则每一小水滴从A运动到C的时间约为______s,水流水平喷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正确答案
由图可知,A到B、B到D的水平位移相等,所以A到B、B到D的时间相等,则
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
解得:t==
=0.1s
水平方向:x=v0t,
解得:v0==
=1.0m/s
由图可知,从A到C的水平位移x′=2.5l=0.125m
则每一小水滴从A运动到C的时间t==
=0.125s
故答案为:0.125;1.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他们经多次实验和计算后发现:在地面上沿抛出的速度方向水平放置一把刻度尺,让悬挂在抛出点处的重锤线的投影落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上,则利用小球在刻度尺上的落点位置,就可直观地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如图四位同学在刻度尺旁边分别制作了速度标尺(图中P点为重锤所指位置),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A
图甲(a)是一个能够显示平抛运动及其特点的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弹性金属片,小球A就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小球B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图甲(b)是该装置一次实验的数码连拍照片,同时显示了A、B球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
(1)由图甲(b)的数码连拍照片分析可知,做平抛运动的A球离开轨道后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重新设计该实验,如图乙所示,光源位于S点,紧靠着光源的前方有一个小球A,光照射A球时在竖直屏幕上形成影子P。现打开数码相机,同时将小球向着垂直于屏幕的方向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影像P在屏幕上移动情况即被数码相机用连拍功能(每隔相同的时间自动拍摄一次)拍摄下来,如图丙所示。则小球的影像P在屏上移动情况应当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选填“c”或“d”)。
(3)如果图乙中小球A水平抛出的初速度为1m/s,SP=L=0.5m,经过0.2s小球到达B点时在屏幕上留下的影子假设为Q,则Q点沿着屏幕向下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m/s。
正确答案
(1)自由落体运动
(2)d
(3)2.5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1)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交于曲线两点,作水平线交于轴,两段轴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_。
(2)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他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得坐标为,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真实值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1:3
(2)坐标原点应为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3);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则点P2到平抛运动的抛出点O的水平方向的距离_______________,点P2到平抛运动的抛出点O的竖直方向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取10m/s2)
正确答案
1.2m,0.8m
如图所示,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离开圆弧轨道后,A球做平抛运动,B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则:B球进入水平轨道后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改变A轨道距离B轨道的高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总能观察到A球正好砸在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若某次两小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处,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每边长为5cm,则可算出A铁球刚到达P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正确答案
匀速直线,A球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 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___。(取g=10m/s2)
正确答案
,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在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白纸
B、方木板
C、斜槽轨道
D、小球
E、天平
F、重垂线
G、秒表
H、刻度尺
I、打点计时器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末端的水平部分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
正确答案
(1)EGI
(2)A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