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而甲国已达到43.8%,处于世界前列。其生产的生物能源一种是用油棕榈、大豆等油料作物加工成动力柴油(也称生物柴油),另一种是从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及其秸秆中提炼、加工燃料酒精(也称乙醇燃料)。甲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

(1)与石油等常规能源相比,生物能源的主要优点为                    

甲国燃料酒精工业为           指向型工业。(4分)

(2)简述甲国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10分)

(3)图示国家为我国重要的          _ (矿产)进口地区,其常规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      ,试分析此类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清洁、可再生、原料丰富(两项即可)原料(4分)

(2)水热(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物能源的原料作物(如甘蔗、大豆等)产量高,市场广大,政策支持,劳动力廉价。(任答5项)(10分)

(3) 铁矿石    水能  河流水量丰富  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6分)

(1)生物能源清洁、可再生,而且可用原料丰富。燃料酒精工业为原料指向工业。

(2)种植生物能源作物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从光热水地等条件分析。社会从市场,劳动力,政策等分析。

(3)甲国为巴西,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巴西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环境保护】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7月4日发布《10年农业展望报告》称未来十年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小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2分)

小题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对策有:

                                                                       (4分)

小题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2分)

甲:                                 乙:                            

小题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气温 降水量(2分)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1分)     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1分)植树造林;(1分)加强国际间合作。(1分)

小题3:甲:CO2大量排放  乙:石油资源的短缺(2分)

小题4:不利: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1分)巨大的利益刺激人们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1分)

小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

小题2: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其解决对策就是要尽量控制全球变暖的速度,减少大气的温室气体的含量;

小题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甲乙方框分别代表的CO2大量排放和石油资源的短缺;

小题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乙醇汽油会导致生产乙醇的植物占用大量耕地,从引起粮食紧张,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还会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可向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哥本哈根1961年-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气象站位置: 北纬 55.6 度, 东经 12.7 度, 海拔 5 米)

 

材料二  中国各省市区能源产销状况图       材料三  我国风能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哥本哈根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3分)

(2)读材料二,能源产销基本平衡的省市区中面积最大的两个省市区的简称依次是         。能源自给的省市区能源能够满足需求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风能(1分)该地终年盛行西风,地势低平,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能资源贫乏。(3分)

(2)新、青 (2分)能源储量大或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分)

(3)现状:风能装机量上升,风能利用增多;与发达国家相比,风能利用比重较小。(2分) 意义:①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②减轻环境污染③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分)

本题考查世界能源问题。(1)哥本哈根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太阳能资源贫乏,但位于沿海,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风力大。(2)直接读图回答;能源能够基本自给的省区,读图反映大多为能源丰富的省区。(3)结合图示反映我国的风能利用率较发达国家低,但其装机量在不断上升。开发风能的意义主要在于提供能源、发展经济;调节能源消费结构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发展的问题。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河北省、上海、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点开发地区。

(1)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重点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完成问题:我国风能资源蕴藏以“三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最为丰富。请分别说明这两个地区风能密度大的原因。(4分)

(3)我国风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调整不合理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煤炭燃烧污染严重;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能源短缺;中国风能资源丰富,无污染、可再生。(3分)

(2)三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地势平坦,阻力小;持续时间长。

沿海地区:海面平坦、摩擦系数小,风力大;多台风;风能丰富。(4分)

(3)风能密度大;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当地缺乏常规能源。(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