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我国西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运输方式输往东部的________市等地。

(2)“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因素,该工程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有(   )

A.多次穿越大江大河  B.多次穿越高山峻岭

C.气候高寒与干旱  D.土壤贫瘠、沙漠化

(3)我国新疆和甘肃的物资往东运,主要依靠________铁路,天然气输往东部不走铁路而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来完成,其主要原因是(   )

①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 ②可实现昼夜不停连续运输

③运输量极大 ④运输成本低

⑤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5)“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

(6)“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

正确答案

(1)塔里木 管道 上海

(2)社会经济  AB

(3)陇海—兰新  C

(4)C

(5)使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6)减轻东部能源紧张的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环境保护;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4分)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风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相对集中于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

请分别说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江苏省风能丰富的季节,并分析内蒙古丰富的成因。

正确答案

内蒙古:冬春(1分)江苏:夏秋季(1分)

接近冬季风源地,气压梯度力大(1分);地势平坦开阔(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①是晋煤外运,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4)图中②③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

(5)②工程的起点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中     棉的品质好,闻名全国,请你用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本区发展商品棉的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正确答案

(1)②是西气东输;③西电东送;④是南水北调。

(2)煤炭;水能。

(3)塔里木。

(4)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的消费量很大,但能源资源短缺。

(5)长绒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利于棉花成熟。 水源。

试题分析:

(1)②线有西北新疆地区输往长三角地区,是西气东输,③从珠江上游输往珠三角地区,是西电东送的南线,④从长江流域输往华北地区,是南水北调。

(2)①为晋煤外运,调出的资源为煤炭,③为西电东送的南线,调出的能源是水能。

(3)②为西气东输,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4)图中②③线目的地分别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两地区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的消费量很大,但都存在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大量输入能源。

(5)②工程的起点位于我国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中长绒棉的品质好,闻名全国,本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利于棉花成熟;同时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而水源问题是其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9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创历史纪录,月进口量飙升到1 346万吨,比2005年9月增长了24%。

材料二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 单位:Mt(百万吨)

材料三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时,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该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保证能源安全。

(1)到2010年,我国石油的供需缺口将达到         Mt。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世界第一大能源是      ,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3分)

(2)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保证能源安全?(3分)

(3)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必然引起能源的区域调配。①我国当前能源区域调配的工程包括                                 (2分)

②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影响。(2分)

正确答案

(1)130 石油 煤炭(3分)

(2)①优化能源结构,扩大太阳能、水能、核能的利用率;②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③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燃料利用率;④加大勘探力度,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⑤拓宽石油进口渠道;⑥增加石油战略储备。(3分)

(3)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2分)

②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促进经济发展(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截止2010年10月底,中国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431公里。2011年6月30日,总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乘高铁出行已是国人的一种重要选择。但是2011年7月23日浙江温州发生了动车追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为高铁的安全运行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人们对中国快速发展高铁的深入思考:中国大力发展高铁意义何在?

材料一: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图(2006年),图中数据为各种能源产量所占百分比

⑴受高铁冲击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分析铁路运输与该种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的优点

⑵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可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结合材料一,试从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高铁的战略意义。

⑶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机车、动车及零部件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铁出口表明,中国找到了新的经济支撑点,培植出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如何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中的地位,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正确答案

⑴ 航空运输(2分)

运量大,运费低,受异常天气影响较小(答对两点给4分)

⑵ 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产量较小,石油、天然气供应紧张(2分)汽车、飞机消耗大量石油制品(2分)高铁消耗电力,可以煤炭、水能等多种形式获得,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严重依赖。(2分)

⑶ 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

②加强研发能力,提升在产业生产链中的地位

③树立品牌,加强市场营销(6分,每要点2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