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 共146题
读我国山西省图,分析完成问题:(11分)
(1)将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甲图中: A.大同煤矿 B.太原(1分)(2)写出乙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2.5分)
A 河, B (地形区),
① 铁路,② 山,③ 山。
(3)C省所处的地形区是 ,为了充分发挥该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特色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表现在 、 、 。
构建的产业链是:( )(4.5分)
①煤一电一铝②煤一焦一化③煤一电一钢 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气一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4)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建设 引黄入晋引水工程。(1分)
(5)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2分)
正确答案
(1)略(1分)(2)黄河,华北平原,大秦铁路,太行山,阴山(2.5分
(3)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4分) 。
(4)黄土高原(0.5分),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3分)(5)万家寨(1分)(6)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大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协调第三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原煤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就其中一点深入讨论就得2分)
略
(30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阅读我国某种“绿色”能源(属于常规能源)产消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该“绿色”能源1995年产消差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该“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相对水能资源最大的劣势是____________。(6分)
(2)相对于2007年,1995年我国该“绿色”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该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省区。(6分)
(4)近年来,该能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试分析其对该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1)天然气(3分)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3分)
(2)能源消费地主要为能源的生产地及其附近地区(4分)该能源开发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故生产量少(2分);该能源的运输线网建设不完善(2分)。
(3)新疆 四川 陕西 青海(答对其中三个6分)
(4)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的状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2分),其大量使用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分),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量(2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分)
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时,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该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保证能源安全。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 单位:Mt(百万吨)
材料三 2009年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十大来源国
国家
沙特
伊朗
阿曼
伊拉克
科威特
进口量(吨)
4,708,237
2,201,259
1,631,649
1,337,765
609,483
比重(%)
23.98
11.21
8.31
6.81
3.1
国家
苏丹
安哥拉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巴西
进口量(吨)
487,333
3,181,308
1,242,554
480,893
413,469
比重(%)
2.48
16.21
6.33
2.45
2.11
(1)读材料一,简述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分)
(2)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必然引起能源的区域调配。简述我国当前能源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3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三十年石油的供需特点是_______ ______。(2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石油进口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减轻我国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分)
正确答案
(1)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1分) 地区能源生产总量与地区能源消费总量(1分)
(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3分)
(3)产量有所下降,需求持续上升(或供不应求)(2分)
(4)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其次是非洲,距离较远,运输存在安全风险(或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其次是非洲,石油进口地区过于集中)(2分)
(5)加紧勘探,开发国内新油田;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石油利用率;提倡节约用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源需求。(答出3点即可)(3分)
略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甲中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 。(2分)(2) D地和E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减缓我国东部地区哪些关系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并说明原因。(4分)
(3)从乙图中可知我国从 年开始净进口石油,简单分析这一年前后,我国石油进出口
的变化状况。(2分)
(4)为减轻我国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3分)
正确答案
(1)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或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2分)
(2)酸雨和全球变暖 (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可以减少矿物(或化石)燃料的使用(2分)
(3)1996年,(1分)1996年以前,我国是石油出口国,出口量不断下降;1996年以后,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迅速增加,成品油进口量比重下降(或原油进口量比重上升)(2分)
(4)加强勘探,开发国内新油田;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国内新能源;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石油利用率;提倡节约用油等。(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3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略
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中国正式对外公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10分)
(1)读图,从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
▲ 趋势。(1分)
(2)根据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各字母:①极冰融化、②燃烧矿物燃料、③沿海低地被淹、④毁林。(4分)
a. ▲ ; b. ▲ ; c. ▲ ; d. ▲ 。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2分);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3分)
正确答案
(1)波动上升或上升或变暖 (1分)
(2)a: ④ b: ② c: ① d:③ (4分)
(3)原因:①人口总量大,②经济高速增长,③能源消费总量大;④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任答2点,2分)
措施:①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②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⑤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⑥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任答3点,3分)
(1)根据图示:北冰洋海冰范围总体呈较少趋势,气温高,冰融化多,所以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2)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植被破坏。所以a为毁林,b为燃烧矿物燃料。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所以c为极冰融化,d为沿海低地被淹。
(3)我国人口总量大,经济高速增长,所以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所以排放的温室气体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②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⑤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⑥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