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吉林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个不带电的绝缘导体P正向带负电的小球Q靠近(不接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P两端带等量同种电荷

BA端的感应电荷电性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性相同

CB端的感应电荷电性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性相同

D导体P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导体P处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现象,导体的右端B要感应出负电荷,在导体的左端A会出现正电荷,故A错误.

B、因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则B端的感应电荷电性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性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随着靠得越近,P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内,在其球心放一个负点电荷,那么关于A、B、C三点的电势ϕA、ϕB、ϕC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ϕA>ϕB>ϕC

BϕA<ϕB<ϕC

CϕABC

DϕB<ϕA<ϕC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负电荷的电场线呈汇聚状,指向负电荷,则电场线由A指向C,金属球壳对球内部和球外部的电势无影响,球壳是一个等势体,其电势与不放球壳时B点电势相同,而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ϕA>ϕB>ϕC,故A正确.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和B,带电量QA=6.4×10-9C,QB=-3.2×10-9C.让两球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QA=______,QB=______并且在接触的过程中有______个电子从______转移到______上.

正确答案

1.6×10-9C

1.6×10-9C

3.0×1010

B

A

解析

解:两球接触后所带电荷量相等且为:Q′A=Q′B=C=1.6×10-9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的负电荷全部中和,且电子继续转移,使B球带Q′B的正电,

因此共转移电子的电荷量为:△Q=3.2×10-9C+1.6×10-9C=4.8×10-9C

转移的电子数为:n==3.0×1010

即电子由B向A转移,共转移了3.0×1010个.

答故答案为:1.6×10-9C,1.6×10-9C,3.0×1010,B,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宁远县校级月考)关于物体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带正电或负电是物体缺少或多余电子的结果

B物体不带电,是物体内没有电荷的结果

C物体带正电,是别的物体正电荷转移到该物体身上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物体带电可有是有多余的电了或失去电子,故A正确;

B、物体不带电,呈中性,这是由于物体内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呈中性,故B错误;

C、物体带正电,是失去电子的结果,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Q是一个绝缘金属导体,把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P移近Q,由于静电感应,A端出现的感应电荷量大小为qA,B端为q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导体Q上qA>qB

B导体Q上qA=qB

C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

D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把一个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正电的导体A附近,达到静电平衡后,在近端产生等量的异种电荷,远端产生等量的同种电荷,所以导体Q上有:

qA=qB

枕形导体是个等势体,带正电的导体产生的是发散的电场,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如右图所示,由于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以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那么电场中的所有电势都是正值.所以ACD都错,B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上静电学的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一个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慢慢的靠近并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有部分细心的同学观察发现,玻璃棒在没有和验电器接触时,指针就开始张开,接触时张开的更大,关于这一过程中验电器上端金属球和下端指针带电情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靠近时,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B靠近时,金属球带正电,指针也带正电

C接触时,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也带负电

D接触时,金属球带正电,指针也带正电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子受到吸引移动到金属球上,所以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正确,B错误;

C、接触时,金属球带正电,指针也带正电,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过程,感应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其它带电体而带电是电荷的转移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玻璃除外)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带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过程,故A错误;

B、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其它带电体而带电是电荷的转移过程,故B正确;

C、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才会带正电,故C错误;

D、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中和,不会消失,这种现象也不叫电荷的湮灭,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有一个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当闭合开关时S,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金属导体B右端带的正电荷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左端带负电,

再断开S,再移走A,则导体B带负电.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验电器的上端应带上与小球异号的电荷,而验电器的箔片上将带上与小球同号的电荷;

故只有B符合条件.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使物体带(起)电的三种方式分别是:______起电,______起电,______起电.

正确答案

摩擦

感应

接触

解析

解: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使物体带电.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使物体带电.

故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共有三种分别为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故答案为:摩擦,感应,接触.

下一知识点 : 电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荷:库仑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