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荷:库仑定律
- 共6262题
在燃气灶上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用电池接通电子线路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我们看到,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了针尖状.为什么放电电极做成针尖状而不是圆球状?与此相反,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都做成金属球而不做成针尖状?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尖端电荷容易聚集,点火器需要瞬间高压放电,自然要高电荷密度区.故燃气热水器中安装的电子点火器往往把放电电极做成针形.
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固定一个金属球而不做成针尖状,是为了防止放电.它们都与尖端放电有关.
答:燃气灶电极做成针尖状是利用尖端放电现象;而验电器顶端做成圆球状是为了避免尖端放电现象.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再分开,此后小球A的带电量为______、小球B的带电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两球接触后所带电荷量相等且为:
Q′A=Q′B=C=1.6×10-9C
故答案为:1.6×10-9C,1.6×10-9C
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带的电荷量分别是-2Q和+4Q.让它们相互接触后分开,两球的电荷量分别变为______和______.
正确答案
+Q
+Q
解析
解:根据接触带电的原则,异种电荷相互接触,先中和再平分.
所以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带的电荷量分别是-2Q和+4Q.让它们相互接触后分开,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变为=+Q
故答案为:+Q;+Q
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
A、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故A正确;
B、这三种方式都没有产生电荷,故B错误;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故C正确;
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两相同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将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各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两个相同的带点金属球接触再分开后带电的原则是先中和再平分可知:接触分开后A的带电量为:,
故选: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静电感应不会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故A正确;
B、一个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不带电物体,两个物体只能带上同种电荷;故B错误;
C、摩擦起电是因为通过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产生了电荷;故C错误;
D、在摩擦起电时,产生转移的核外电子;不是质子;故D错误;
故选:A.
在利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电的实验中,如果丝绸和玻璃棒原来均不带电,则通过摩擦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摩擦后,电子容易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得丝绸的带电量等于玻璃棒的带电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为什么?(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物体通常呈电中性,即物体不带电,这是由于物体所带正负电荷一样多,即没有净电荷,物体对外不显电性造成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电荷是看不见的,但能被验电器检测出来是否存在.普通验电器顶部装有一个金属球,金属球与金属杆相连,在金属杆的底部是两片很薄的金属片.当验电器不带电荷时,金属片自然下垂.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金属球时,电荷能沿着金属棒传递,金属片就带有电荷.由于同时带有同一种电荷,两金属片相互排斥而张开.不管被检验的物体带负电还是正电,验电器的金属片都会张开.因此,这种验电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验电器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不能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只可以定性表物体带电量的多少.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如图所示,一个枕形导体位于带正电小球的附近,A、B为导体的左、右端点,C为导体内的一点.则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______电,B端带______电,C点处的电场强度为______,A端电势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端电势.若用手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中部,导体将______ (填“带不带电或带什么电”).
正确答案
负
正
零
等于
带负电
解析
解: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若用手接触一下枕形导体的中部,大地中电子跑到导体上,将正电荷中和,所以导体将负电.
把一个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正电的导体A附近,达到静电平衡后,枕形导体是个等势体,各点的电势相等.
带正电的导体产生的是发散的电场,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由A到B,而感应电荷产生电场与正电荷电场叠加,导致合电场强度为零,即C点电场强度为零.
故答案为:负,正,零,等于,带负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