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按图进行实验,试管内充满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一定体积O2,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如果最终有气体剩余,气体也不可能呈红棕色,故A错误;
B、若最终有气体剩余,气体可能是NO,故B正确;
C、4NO+3O2+2H2O=4HNO3,所以试管内溶液为稀的硝酸溶液,故C正确;
D、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随气体的量减少,试管内压强变小,导致液面在不停上升,故D正确;
故选A.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故①正确;
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故②正确;
③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故③正确;
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故④正确;
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 ↓+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1,故⑤错误.
故选D.
Ⅰ.将70mL N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1)若正好完全反应生成HNO3,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各多少毫升?(2)若在相同条件下收集到7mL剩余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各多少毫升?
Ⅱ.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E、F、G为单质,且E、F、H为无色,I为红棕色气体,J与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X的白色沉淀.
(1)D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写出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1mol C通过反应④得到1mol G,C中G的质量分数为72%,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根据反应4NO+3O2+2H2O═4HNO3可知:
当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又V(NO)+V(O2)=70mL 所以:V(NO)=40mL,V(O2)=30mL,
答: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分别为30ml、40ml;
(2)当剩余的气体为NO时,则消耗了V(NO)+V(O2)=70-7=63mL 又因为消耗的V(NO):V(O2)=4:3,
则V(NO)=36mL,V(O2)=27mL,
∴原混合气体中V(NO)=36+7=43mL,V(O2)=27mL,
当剩余的气体为O2时,则消耗了V(NO)+V(O2)=70-7=63mL 又消耗的V(NO):V(O2)=4:3
则V(NO)=36mL,V(O2)=27mL,
∴原混合气体中V(NO)=36mL,V(O2)=(27+7)=34mL,
答:若在相同条件下收集到7mL剩余气体,若氧气过量,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分别为27 ml、43ml;若若一氧化氮气过量,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分别为34 ml、36ml;
Ⅱ.因I为红棕色气体,可知I为NO2,则H为NO,E为O2,F为N2;因反应③,可知这是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则B为H2O,X为HNO3;因A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O2,可知A为Na2O2,D为NaOH;因J与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X的白色沉淀,可知X为硝酸,G为Ag,反应④根据质量守恒,可知C中含有氮和银两种元素,再因1mol C通过反应④得到1mol G,说明1个C中含有1个Ag,C中G的质量分数为72%,则C的相对分子量为150,所以1个C中含有3个N,从而求出化学式为AgN3.
故答案为:(1)NaOH; N2;
(2)2Na2O2+2H2O═4Na++4OH-+O2;3NO2+H2O═2H++2NO3-+NO;
(3)Ag+2HNO3═AgNO3+NO2↑+H2O;
(4)AgN3.
解析
解:Ⅰ.(1)根据反应4NO+3O2+2H2O═4HNO3可知:
当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又V(NO)+V(O2)=70mL 所以:V(NO)=40mL,V(O2)=30mL,
答: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分别为30ml、40ml;
(2)当剩余的气体为NO时,则消耗了V(NO)+V(O2)=70-7=63mL 又因为消耗的V(NO):V(O2)=4:3,
则V(NO)=36mL,V(O2)=27mL,
∴原混合气体中V(NO)=36+7=43mL,V(O2)=27mL,
当剩余的气体为O2时,则消耗了V(NO)+V(O2)=70-7=63mL 又消耗的V(NO):V(O2)=4:3
则V(NO)=36mL,V(O2)=27mL,
∴原混合气体中V(NO)=36mL,V(O2)=(27+7)=34mL,
答:若在相同条件下收集到7mL剩余气体,若氧气过量,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分别为27 ml、43ml;若若一氧化氮气过量,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NO分别为34 ml、36ml;
Ⅱ.因I为红棕色气体,可知I为NO2,则H为NO,E为O2,F为N2;因反应③,可知这是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则B为H2O,X为HNO3;因A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O2,可知A为Na2O2,D为NaOH;因J与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X的白色沉淀,可知X为硝酸,G为Ag,反应④根据质量守恒,可知C中含有氮和银两种元素,再因1mol C通过反应④得到1mol G,说明1个C中含有1个Ag,C中G的质量分数为72%,则C的相对分子量为150,所以1个C中含有3个N,从而求出化学式为AgN3.
故答案为:(1)NaOH; N2;
(2)2Na2O2+2H2O═4Na++4OH-+O2;3NO2+H2O═2H++2NO3-+NO;
(3)Ag+2HNO3═AgNO3+NO2↑+H2O;
(4)AgN3.
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方程式3CO+2NO2═3CO2+N2O可知,生成lmolN20,需要3molCO,物质的量一定,影响气体的体积因素有温度、压强等,CO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消耗CO的体积不一定是67.2L,故A错误;
B、N2O和CO2每个分子都含有22个电子,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
C、N2O中N元素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常用中间价态,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N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错误;
D、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NO,故D错误.
故选:B.
(2013秋•济宁期末)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的气体,一氧化氮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故A错误;
B、Na2O、Na2O2两化合物的中分别含有的阴、阳离子是氧离子、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钠离子,个数之比都是1:2,故B正确;
C、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是可以和HF酸反应,故C错误;
D、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向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误.
故选B.
(2011秋•莲湖区校级期末)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及汽油、柴油等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予以治理.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柴油等物质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______.
A.汽油、柴油中含氮,是其燃烧产物
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
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
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
(2)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
(4)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______.(多选)
A.开发氢能源B.使用电动车C.限制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
正确答案
解:(1)在电火花条件下,汽车缸内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故答案为:C;
(2)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CO+2NO2CO2+N2,故答案为:2CO+2NO
2CO2+N2;
(3)根据题意知,二氧化硫在催化转换器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极易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从而产生硫酸酸雾,提高了空气酸度,故答案为:SO2转化为SO3,产生了硫酸酸雾;
(4)A.开发氢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故正确;
B.使用电动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故正确;
C.限制车辆行驶不能控制污染,故错误;
D.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减少污染,故正确;
故答案为:ABD.
解析
解:(1)在电火花条件下,汽车缸内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故答案为:C;
(2)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CO+2NO2CO2+N2,故答案为:2CO+2NO
2CO2+N2;
(3)根据题意知,二氧化硫在催化转换器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极易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从而产生硫酸酸雾,提高了空气酸度,故答案为:SO2转化为SO3,产生了硫酸酸雾;
(4)A.开发氢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故正确;
B.使用电动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故正确;
C.限制车辆行驶不能控制污染,故错误;
D.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减少污染,故正确;
故答案为:ABD.
NO、NO2、O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能被完全吸收,无剩余气体,若NO、NO2、O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a、b、c、则a:b:c可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1:5:2,物质的量之比为1:5:2,此时1×3+5=2×4,故A正确;
B.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2:5:1,物质的量之比为2:5:1,此时2×3+5≠1×4,故B错误;
C.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5:1:2,物质的量之比为5:1:2,此时5×3+1≠2×4,故C错误;
D.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5:2:1,物质的量之比为5:2:1,此时5×3+2≠1×4,故D错误;
故选A.
汽车尾气中N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之一,但NO又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另外NO在人体中的血管内又有传送信息的功能,下列有关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故A错误;
B.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生成了NO,故B正确;
C.工业上利用将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然后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生成硝酸的原料是氨气和空气,故C错误;
D.NO能结合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使之丧失运送氧的能力,所以一氧化氮是有毒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2009年我国汽车销售形势喜人,但是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请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信息可知,“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2NO+2CON2+2CO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是因转化器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使SO2转化成了SO3,导致雨水的酸性增强,
故答案为:2NO+2CON2+2CO2;使SO2转化成了SO3.
解析
解:由信息可知,“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2NO+2CON2+2CO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是因转化器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使SO2转化成了SO3,导致雨水的酸性增强,
故答案为:2NO+2CON2+2CO2;使SO2转化成了SO3.
依据氨气在如图所示装置能形成喷泉的原理,在该装置的烧瓶中充满指定气体,胶头滴管中吸入指定液体,以下各组物质不能形成喷泉现象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
B、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B选;
C、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
D、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