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汽车尾气里含有有毒的NO和CO,NO和CO能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升温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B正确;
C、NO和CO反应为2NO+2CO=N2+2CO2,反应前后都有气体,改变压强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C错误;
D、有毒气体NO和CO反应生成了无毒的气体N2和CO2,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在一定条件下,将12mLNO和NO2的混合气的试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6mL的气体,则原混合气中NO的体积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2ml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中发生反应为3NO2+H2O=2HNO3+NO,剩余6ml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6ml.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如下:
3NO2+H2O=2HNO3+NO△V(气体体积减少)
3 2
V(NO2) 6ml
求得:V(NO2)=9ml,
原气体中V(NO)=3ml,
故选A.
有一充有2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1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得)(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所以,剩余的气体为一氧化氮,
设混合气体中二氧化氮的体积为V,则:
3NO2+H2O=2HNO3+NO 气体体积减少
3 1 2
V 20mL-12mL=8mL,
所以V==12mL,即二氧化氮的体积为12mL,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氮的体积为20mL-12mL=8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8mL:12mL=2:3,
故选A.
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表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Cu)==0.8mol,n(NaOH)=0.5L×2mol/L=1mol,由电子守恒可知,51.2gCu失去的电子等于HNO3到NaNO2得到的电子,则0.8mol×(2-0)=n(NaNO2)×(5-3),解得n(NaNO2)=0.8mol,由Na原子守恒可知n(NaOH)=n(NaNO2)+n(NaNO3),则n(NaNO3)=1mol-0.8mol=0.2mol,故A正确;
B、常温下,Cu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但是钝化不是不反应,可能发生上述反应,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得到的0.9mol氮氧化物的体积是0.9mol×22.4L/mol=20.16L,因为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平衡,所以体积小于20.16,故C错误;
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u(N03)2既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产生22.4L氮气即1mol(标准状况)时,转移4xmol e-,故A正确;
B.该反应过程中,CO和CxHy均失电子而作还原剂,NOX被CO和CxHy还原,故B错误;
C.安装这种净化器,不能减少铅的排放,所以仍然造成铅污染,故C错误;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移动,所以不能提高尾气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A.
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4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Cl2+SO2.现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 度分别为h1、h2、h3、h4,则高度关系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二氧化氮和水能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气体减少的体积是二氧化氮的,二氧化氮占混合气体的
,所以试管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
,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
;
②二氧化氮和氧气、水能反应生成硝酸4NO2+O2+2H2O=4HNO3,根据方程式知,氧气剩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氧气总体积的,二氧化氮全部参加反应,所以混合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
,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
;
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氮气和水不反应,所以混合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
;
④氯气和二氧化硫、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Cl2+SO2+2H2O=2HCl+H2SO4,且这两种物质极易溶于水,根据方程式知,这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没有气体剩余,所以水充满整只试管.
故选A.
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是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有效方法.
(1)已知产物 A、B 都是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请结合下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T1℃时,求该反应平衡常数(列出K的表达式,要求计算过程).
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A、B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H______0(填“>”、“=”或“<”).
④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且参与大气循环,所以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C+2NO⇌N2+CO2,故答案为:C+2NO⇌N2+CO2;
(2)①当20-30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K==
=0.56,故答案为:0.56;
②根据表中数值知,NO浓度减小,A浓度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B浓度减小,说明改变条件是分离出B物质,故答案为:分离出了B;
③30min时,容器中NO、A、B的浓度之比=0.040:0.030:0.030=4:3:3,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A、B的浓度之比为5:3:3,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故答案为:<;
(3)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对其平衡移动无影响,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加大反应速率,而平衡不移动.
解析
解:(1)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且参与大气循环,所以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C+2NO⇌N2+CO2,故答案为:C+2NO⇌N2+CO2;
(2)①当20-30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K==
=0.56,故答案为:0.56;
②根据表中数值知,NO浓度减小,A浓度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B浓度减小,说明改变条件是分离出B物质,故答案为:分离出了B;
③30min时,容器中NO、A、B的浓度之比=0.040:0.030:0.030=4:3:3,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A、B的浓度之比为5:3:3,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故答案为:<;
(3)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对其平衡移动无影响,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答案为: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加大反应速率,而平衡不移动.
如图所示是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石蕊变红,则看到液面上升并变为红色,故A正确;
B.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遇酚酞变红,则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故B正确;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不溶于水,则看到液面上升,但水不会充满整个试管,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是碱,遇酚酞变红,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水,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则看到试管中黄绿色褪去,液面上升且红色逐渐变浅最终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下列物质溶解于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五氧化二磷和热水反应生成磷酸,和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将盛有N2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 的体积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含有xmolN2,ymolNO2,
盛有N2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3NO2+H2O=2HNO3+NO,则
3NO2+H2O=2HNO3+NO
3 1
y
则(x+):(x+y)=1:2,
解得x:y=1:3,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