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有分别含有A、B、C、D、E、F的六瓶无色溶液,这六种溶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已知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B、C、D和F是常见金属的盐,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的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的溶液分别加入其它五种物质的溶液中,只有溶有D、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溶液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的溶液分别加入C、D、E、F的溶液中,含C、D、F的三种溶液中均产生沉淀,E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的溶液分别加入D、E、F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化学式A               C            .   E             

(2)写出F中沉淀完全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3)B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为         填化学式),能否确定B在溶液中电离生产的阳离子?若能,写出离子符号,若不能说明进一步鉴定的方法。                  

(4)D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为         填化学式),能否确定D在溶液中电离生产的阳离子?若能,写出离子符号,若不能说明进一步鉴定的方法。                  

正确答案

(1)   NH3     BaCl2     H2SO4

(2)AgOH+2NH3·H2O=" Ag" (NH3)2OH+2H2O

(3)CO32-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的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

(4)SO42 -取少量D的溶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为MgSO4溶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本题共10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1)X的结构式是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化学式)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④写出工业制甲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本题共10分,每个问题各2分)(1)    N≡N

(2)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要求:向下排气,进气导管伸入底部附近)

 

② Ca(OH)2、NH4Cl         ③NH3+H2ONH3·H2ONH4++OH-

(不配平或条件不完整均不给分)

试题分析:X是常见双原子气态单质分子,且分子含共价键最多,所以X是氮气。又因为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因此根据框图中的转化可知,Y是氢气,Z是氯气,甲是氨气,乙是氯化氢,丙是氯化铵。

(1)氮气中含有氮氮三键,结构式是N≡N。

(2)①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的,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图所示。

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试剂是熟石灰和氯化铵。

③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有关反应的方程式是

NH3+H2ONH3·H2ONH4++OH-

④工业上生产氨气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氨气是化学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物质。下面仅是它在两方面的重要用途。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为振兴中国化工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向饱和氨化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

现在45℃时,取117g食盐配制成饱和溶液,向其中通入适量氨气后,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使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单位:g/100g水)。

 

(1)117g食盐理论上可以制取纯碱           g;

(2)45℃反应完毕后,有晶体析出;溶液中剩余水        g,析出晶体的质量        g。

(3)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降温至10℃,又有晶体析出,计算所析出晶体的质量共     

工业制硝酸也是氨气重要用途之一,反应如下: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将a mol的NH3与b mol的O2混合后,充入一密闭容器,在Pt存在下升温至700℃,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

(4)请讨论b∕a的取值范围及与之对应的溶液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将结果填于下表中:

 

正确答案

(1)106g(1分)

(2)280 g    129g   (2分) 

(3)共30.9g(3分)(其中NH4Cl 14.5g,NaHCO316.4g)

(4)(共6分)

试题分析:

(1)根据计量数可求得得106g。

(2)在45℃时,取117g食盐配制成饱和溶液,需水xg,117/x=37.0/100解得x=316.0,反应消耗水2mol(36g),剩余水280g;其中容纳NaHCO3为39g析出晶体NaHCO3为129g。

(3)根据溶解度计算共30.9g(其中NH4Cl 14.5g,NaHCO316.4g)。

(4)若03,得HNO3为 (4b-5a) ∕3mol ;N完全转化为硝酸为amol。

53.跟据题意主链为OHC-C-C-CHO,另外两个-CH3和一个Br共有5种连接方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国防科学技术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写出实验室制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在合成氨的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CO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CO2 (g)+ H2 (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已知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7,若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物中,c(H2O)﹕c(CO)不低于      

(4)在容积为2L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 (g)+ H2 (g),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

若在t0时刻将容器的体积扩大至4L,请在答题卡图中绘出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Ⅱ

(5)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合成尿素时,当氨碳比=4,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CO2)  B点的正反应速率为v(CO2)(填“>”、“<”或“=”)

 ②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正确答案

(1)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2) CH4+H2OCO+3H2(或CH4+2H2O CO2+4H2

(3)适当降低温度或吸收除去二氧化碳      13.8  

(4)

(5)

(6)① < ②30% 

试题分析:(1)在实验室NH3是用铵盐与碱共热制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2NH3↑+CaCl2+2H2O。(2)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H2OCO+3H2(或CH4+2H2O CO2+4H2)(3)因为该反应是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放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适当降低温度或吸收除去二氧化碳或增大水蒸汽的浓度等方法。用平衡三部曲来进行计算。假设起始物中,c(H2O)为xmol/L,在反应过程中 CO的转化率最小为90%,则转化的CO的最小值为0.9xmol/L,   

CO(g)+ H2O(g)⇌ CO2(g)+   H2(g)

起始浓度(mol/L)   x           y            0                0

变化浓度(mol/L)  0.9x       0.9x        0.9x              0.9x

平衡浓度(mol/L)   0.1x      y-0.9x       0.9x             0.9x,

根据平衡常数列式:;解得因此只要二者的比值大于13.8,转化率就会超过90%.(4)当容器的容积由2L变为4L时,反应混合物个物质的浓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延长。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减小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容积四原来的2倍,则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都是原平衡的1/2.画图为:

(5)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①因为在B点时反应达到平衡,在A点还没有达到平衡。反应是从正 反应方向开始的。在达到平衡前的任何时刻,对于任何物质V都大于V。所以A点的逆反应速率v(CO2) <B点的正反应速率为v(CO2)。 ②假设反应开始时c(CO2)=1mol/L,则c(NH3)=4mol/L.当达到平衡时由于CO2的转化率为60%.转化浓度为: 1mol/L×60%=0.6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NH3转化浓度为1.2mol/L因此NH3的平衡转化率为(1.2mol/L÷4mol/L) ×100%=30%.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NO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1)写出制备NO的反应方程式                                       

(2)收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变红色,这说明NO具有_____性。 

(3)制备NO的步骤如下: 

1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2取下注射器,通过U型长管加入稀硝酸至接近U型短管的铜丝 

3在针头上安装好注射器,抽出U型短管中的所有空气;然后拔出注射器,并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 

4待硝酸与铜丝分离后,用已排除空气的注射器抽出生成NO,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橡皮塞中以封口。 

在上述操作中遗漏的一个步骤是            ,在步骤3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                         

(4)在铜丝上绑上石墨的作用是                                 

(5)若将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则可制取NO2气体。请你用注射器收集NO2气体并完成“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实验探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表格。(只完成一个影响因素的探究,其他实验用品自选)已知

2NO2(g) N2O4(g) △H <0;N2O4为无色气体。 

 

正确答案

(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分) 

(2)还原 (2分)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u型管短管中溶液与铜丝接触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色,铜丝减少(2分) 

(4)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分) 

(5)方案一: 

 

或:方案二: 

 

试题分析:(1)从右图装置可以看出,该装置利用铜丝和稀硝酸接触反应制备NO,所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与空气混合变红是由于NO被O2氧化生成了红棕色的NO2,所以体现了NO较强的还原性。

(3)该装置是一个制备NO气体的实验装置,制备气体的装置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在所给出的步骤中漏了检查气密性的步骤。该装置用注射器抽走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的空气后压强减小,所以液体硝酸会充满左端并与金属Cu接触发生反应,所以发生反应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U型管短管中溶液与铜丝接触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色,铜丝溶解减少;由于有气体产生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4)在铜丝上绑上石墨,石墨并不参与反应,但是石墨可以和铜丝构成原电池,石墨作正极,所以可以加快反应制备NO气体。

(5)本题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所以实验中应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一条件,从而观察现象,由现象得出该反应的实验结论。给出的已知反应方程式能提供的信息是反应有气体参加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NO2有颜色,而N2O4 无色。所以能够控制的使该反应平衡发生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压强(容器体积)和温度。由于注射器做容器已经在步骤①固定,所以还需要实验的步骤就是改变条件了,要利用好教材中出现的该实验,同时也不要受教材中出现的实验影响而去改变容器,所以合理的实验如下表:方案一: 

 

或:方案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50 mL b mol·L-1 AlCl3溶液中加入50 mL a mol·L-1的NaOH溶液。试问:

(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2)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无沉淀生成?

(3)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

正确答案

(1) a mol (2)a≥4b  (3)3b<a<4b

现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常见的两步反应有:

① SO2+NaOH=NaHSO3;SO2+2NaOH=Na2SO3+H2O

② CO2+NaOH=NaHCO3;CO2+2NaOH=Na2CO3+H2O

③ H2S+NaOH=NaHS;H2S+2NaOH=Na2S+H2O

④ 2H2S+O2 2S+2H2O;2H2S+3O2 2SO2+2H2O

⑤ C+O2CO2;2C+O22CO

⑥FeO+CFe+CO↑;2FeO+C2Fe+CO2

⑦CuO+CCu+CO↑;2CuO+C2Cu+CO2

⑧ 2[Al(OH)4]+CO2=2Al(OH)3↓+CO32+H2O;[Al(OH)4]+CO2=Al(OH)3↓+HCO3

⑨ 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⑩ [Al(OH)4]+H+=Al(OH)3↓+H2O;[Al(OH)4]+4 H+=Al3++4H2O

AlCl3与NaOH间存在下列两种反应:

①AlCl3+3NaOH=Al(OH)3↓+3NaCl

②AlCl3+4NaOH=Na[Al(OH)4]+3NaCl

(1)a≤3b时,只发生反应①,NaOH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

n[Al(OH)3]=1/3n(NaOH)=1/3×0.050 L×a mol·L-1a mol

(2)当只有②反应发生时,无沉淀生成,此时AlCl3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

n(NaOH)≥4n(AlCl3)

50 mL×a mol·L-1≥4×50 mL×b mol·L-1

a≥4b

(3)当①②两反应都发生时,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此时,ab关系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即:3b<a<4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已知:

①甲、乙、丙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气体单质,丁为固体单质。

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甲与丁都按微粒个数比l:3组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请填空: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X、Y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O2 

(2)“略” 

(3)O2+2Mg2MgO

(4)N2+3H22NH3

(5)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C与E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  __,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     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C______ E(填“>”、“<”或“=”)。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_____      _(填序号)。

①氢化物H2E的酸性比H2C强

 ②氢化物H2C的热稳定性比H2E强

 ③氢化物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3)BC和BC2气体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 BC2+Na2CO3=NaBC2+NaBC3+CO2↑     

BC+BC2+Na2CO3=2NaBC2+CO2↑     

① 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多少克?

② 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BC和BC2混合气体,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时,吸收液质量增加44g。

(a)计算吸收液中NaBC2和NaBC3物质的量之比。

(b)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在20℃经充分吸收BC和BC2混合气体后,蒸发掉688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BC2多少克?(0℃时,NaBC2的溶解度为71.2g /100g水)

正确答案

(1)

(2)>   ②③

(3) ①

②(a)

设由与纯碱反应产生的为amol

与纯碱反应产生的为bmol

(b)设生成的为5xmol,为3xmol

守恒:5x+3x="4 " x=0.5

=172.5g,

析出:=172.5-71.2=101.3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

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键能为945 kJ/mol,N—H键能为391 kJ/mol。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键能计算说明此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合成氨反应(消耗1molN2 时)的△H =        

(2)恒温下,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2.6 mol H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5min内,用N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0.4 mol N、 1 mol H2和0.2 mol NH3 ,化学平衡将

    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向沉淀池中加入CaSO4悬浊液后,需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的原因是        。操作Ⅰ的名称是      

②煅烧炉中产生的固态副产品为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    

正确答案

(13分)

(1)N2 + 3H22NH3       放热       △H ="=" —93kJ/mol

(2)0.008mol/(L·min)    0.1     正反应

(3)①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CO2,增大c(CO32-),促使CaSO4

转化为CaCO3,同时生成(NH4)2SO4             过滤

②CaO(或生石灰)       CO2(或二氧化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

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

(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

(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式_____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NH3+H2SO4==(NH4)2SO4

(2)N≡N;(NH4)2SO3或NH4HSO3 (3)ClO-+SO2+2OH-==Cl-+SO42-+H2O

(4)N2H4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