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

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                

②5Ca(OH)2+3H3PO4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                                      

(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              (填化学式)。

(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1)①10NH4NO3  3H2O ②Ca5(PO4)3OH↓+9H2O

(2)唯一副产物为水,工艺简单

(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

(4)Ca5(PO4)3OH

(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

樊守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组合

A

 

 

 

 

 

B

 

 

 

 

 

 

(注意:A 在上,B 在下,不可无序乱填)

若混合气体中氮氧质量比恰好为 7∶2,则 A 为______________,B 为______________;n(A)∶n(B)=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组合

A

N2O

N2O3

NO2(或N2O4)

N2O5

N2O

B

NO

N2O

N2O

N2O

O2

 

N2O  N2   1∶1

氮、氧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 气体中,n(N)∶n(O)=28∶16=7∶4;其余气体含氧量逐渐升高,因而n(N)∶n(O)<7∶4。这样,在 N2O 气体中混入 NO、N2O3、NO2(N2O4)、N2O5以及 O2中的一种,皆可使所得混合气体中n(N)∶n(O)<7∶4。

n(N)∶n(O)=7∶2>7∶4 时,只有在 N2O中混入适量 N2才行。设混合气体中 N2O 和 N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N2O+yN2”中,(28x+28y)∶16x=7∶2,解得xy=1∶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理综化学试卷)

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 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 L NO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         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皮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Ⅳ.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打开旋塞C,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

……

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         ,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         

正确答案

(1)①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1.58

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

(2)①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② 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重复步骤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

再次重复操作后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

(1)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

8HNO3 (全部)  ~    2HNO3 (被还原)     ~  2NO

2×63g             2×22.4L

1.58 g             0.56 L     

②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产物是NO,反应速率较快(不用加热)。

(2)①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A、B间形成液面差,且保持不变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 赶走液面上方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以便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重复步骤Ⅴ的操作(或答"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空气,关闭旋塞C,待气体变为红棕色,反复上述操作")。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再次重复操作后气体不再变为红棕色。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其中反应①为4NH3+5O24NO+6H2O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氨(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⑶假设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ab,反应③中氨的利用率为c、硝酸的利用率为100%,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氨的总利用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

(1)4NO+3O2+2H2O=4HNO3                                                   

(2)1/6(或16.7%)

本题考查了在工业流程背景下的化学计算,关键是能够准确的找出各生产原料和产物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所找到的比例关系进行相应计算.找关系式的一种方法就是将方程式当作代数式进行相应的消元,得出我们需要的相关物质的关系。

⑴反应②涉及这样几步反应:   2NO+O2 = 2NO2                          I

3NO2+H2O = 2HNO3+NO           II

I×3+II×2,消去中间物NO2,得 :4NO+3O2 +2H2O = 4HNO3

⑵整个过程包括这样几步反应:

4NH3+5O24NO+6H2O                    ①

4NO+3O2 +2H2O = 4HNO3                           ②

NH3+HNO3 = NH4NO3                            ③

①+ ②+③×4,约简得: 2NH3++2O2 = NH4NO3  + H2O

由n(NH3):n(O2)=1:1 推知V(NH3):V(空气)=1:5  

(3)

解法一:假设消耗NH3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用于制取HNO3的NH3的物质的量为x mol,被HNO3吸收的NH3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有:xy=1、abxcy

解得:x       y

氨的总利用率=(xabyc)/1=                                             

解法二:假设第①步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4abmol;

第③步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氨的总利用率=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9分)

烟气中NOX是NO和NO2的混合物

(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1 m3烟气最高允许含400 mg NOx。若NOX中NO质量分数为0.54,则100 m3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x __________L(标准状况),最高允许NOx分子数目为              

(2)如果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06的Na2CO3水溶液(密度1.1 g/mL)作为NOx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3)已知:

          (NO不能直接被Na2CO3水溶液吸收)

1000 m3(1)中所述烟气尽可能被(2)中所述Na2CO3水溶液吸收,至少需要       L Na2CO3水溶液(保留2位小数),烟气中NOx         (填“能”或“不能”)被除尽。

正确答案

(1)25.088  1.12NA   (2)1.1     (3)3.64  不能(1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NO2溶于水生成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HNO3

3NO2+H2O=2HNO3+NO  (第一次吸收)

但这一步NO2的吸收率只有2/3,还余下1/3的NO。为了更多地吸收NO2,工业上通常把生成的NO再次氧化为NO2,再次用水吸收

2NO+O2=2NO2         (第一次通O2

3NO2+H2O=2HNO3+NO  (第二次吸收)

如此循环,可以使NO2全部转化为HNO3

现有3升NO2,如果按上述方法进行循环氧化吸收:

(1)则第二次吸收后,NO2的总吸收百分率为          (可以用分数表示,下同),第二次通入O2的体积为           升,第三次吸收后还剩余NO          升。

(2)第n次吸收后剩余NO的体积为               升(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要使3升NO2恰好完全转化为HNO3,则需通入O2的总体积为      升。

(所有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正确答案

(10分)(1)8/9,  1/6 ,    1/9 。   (2)  1/(3n-1)。    (3)3/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l2和NO2在室温下可以化合成一种新的气态化合物C,为了测定C的分子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总体积为5L的混合气体,测定反应后气体总体积V,随着Cl2在混合气中所占体积分数X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实验测知当Cl2所占体积分数为20%或60%时,反应后的气体总体积均为4L。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讨论当X取不同值时,反应后气体总体积V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

正确答案

(1)Cl2+2NO2=2ClNO2

(2)

(1)Cl2+2NO2=2ClNO2

(2)NO2过量时     Cl2+2NO2=2ClNO2           体积减少

1    2       2                  1

5x                               5x

Cl2过量时     Cl2+2NO2==2ClNO2           体积减少

1    2        2                   1

5(1-X)                        2.5(1-X)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你学习的有关氨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合成氨对化学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最适宜选用的是______________。

①固态氯化氨加热分解

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氯化氨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④固态氯化氨与氢氧化钙混和加热

正确答案

(1)制化肥   制硝酸(液氨作制冷剂)    (2)②④

试题分析:(1)氨气是中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重要的用途是制造化肥、合成硝酸以及作为制冷剂等;

(2)氯化氢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①不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且增大溶液中OH浓度,进一步促进氨水分解生成氨气,②正确;氯化氨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的氨水浓度太小,得不到氨气,③不正确;④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正确,答案选②④。

点评: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氨气的用途需要熟练记住。关于氨气的制备除了掌握实验室制取的原理以外,还可以利用氨水的不稳定性,通过分解生成。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7分)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Ni2+ +      H2PO2+       →    Ni++      H2PO3+     

请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1)水泥;

(2),Na5P3O10

(3)2Ni2+ + 1H2PO2+ 1H2O → 2 Ni+  +1H2PO3+ 2 H+

(1)水泥的成分之一即CaSiO3副产物

(2)磷酸分子间脱去水分子可得:,其分子式为H5P3O10,其钠盐为Na5P3O10

(3)Ni的化合价由+2价降至+1价,P由+1价升至+3价,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守恒可得:2Ni2+ + 1H2PO2+_____ → 2 Ni+  +1H2PO3+______;再根据电荷守恒及溶液为酸性溶液可知,反应物有H2O,产物离子为H+,再根据电荷守恒得:2Ni2+ + 1H2PO2+ ___H2O → 2 Ni+  +1H2PO3+2H+,再由H原子守恒可知:2Ni2+ +1H2PO2+1H2O →2Ni++1H2PO3+2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0CaO<38SrO<56Ba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正确答案

 (1)3NO2+H2O=2HNO3+NO

(2)①2CO+2NO催化剂,N2+2CO2 ②根据Mg、Ca、Sr和Ba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ⅡA族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1)本小题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快速解答。(2)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出。②根据Mg、Ca、Sr和Ba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ⅡA族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