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7分)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制得气体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并加以检验,请在下列装置或试剂中,根据要求作出适当选择,并将编号字母填入表中的空格处。
(1)装置:
(2)试剂: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饱和NaHCO3溶液
e.碱石灰 f.品红溶液 g.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正确答案
Ca(OH)2 + 2NH4Cl CaCl2 + 2NH3↑+ 2H2O(2分) (以下各空1分)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Ca(OH)2 + 2NH4Cl CaCl2 + 2NH3↑+ 2H2O。
根据制取氨气的原理可知,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之间加热制取气体的,所以选择A。氨气是碱性气体,干燥应该用碱石灰,碱石灰可以放在干燥管内,答案是G和e。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是碱性气体,溶于水显碱性,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6分)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6g,加入足量稀硝酸中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求被硝酸氧化的铜多少克?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正确答案
9.6g 0.6mol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 8 2
n(Cu) n(HNO3) 2.24l/22.4l·mol-1
被硝酸氧化的铜为0.15mol,即0.15mol*64g·mol-1=9.6g
与铜反应的硝酸n(HNO3)为0.4mol
17.6g中CuO为17.6g-9.6g=8.0g,n(CuO)为0.1mol,要硝酸0.2mol,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共0.6mol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_________(酸性、中性、碱性)。氨气和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碱性产生大量的白烟
略
(6分)如图是有关氮的循环示意图。
(1)过程①中通过 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
(2)请写出②中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③中固氮反应的方程式: 。
(4)过程④中的亚硝酸盐有毒,工业上若直接排放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已知NaNO2遇
到还原性较强的NH4+等被还原为N2。在废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NaNO2无害化
排放的是
a.H202 b.NH4CI c.KN03
正确答案
略
将10 g铁置于40 mL某浓度的硝酸中,再微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792 mL混合气体,溶液里还残留4.4 g固体(标准状况)。求:
(1)反应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比
正确答案
略
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 → Cu(NO3)2+NO↑+NO2↑+H2O (方程式未配平,不考虑2NO2 N2O4)。
(1)0.004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NA,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若将收集NO和NO2的集气瓶倒立于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发现无气体剩余,则通入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2)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
正确答案
(1)0.008NA(答0.008mol不得分)(2分);0.012mol(2分) ;44.8mL (2分);
(2)3Cu + 10H++ 4= 3Cu2++NO↑+3NO2↑+5H2O(3分)
略
(6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①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6分)每空2分
⑴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⑵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4H2O
⑶剩余的Cu与稀H2SO4中的H+ 和Cu(NO3)2中的NO3—继续反应,产生NO气体
Cu与浓HNO3的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HNO3的浓度逐渐减小。开始认为是和浓硝酸反应,后来和稀硝酸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硫酸,其中的NO和H+结合又为稀硝酸继续发生反应。
(9分)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通常采用氨氧化法制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并设计了下列装置来制硝酸(三氧化二铬为催化剂,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A、C两装置均需加热,应先加热_________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D装置中应填充的物质是_________,该物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F、G装置中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保留上图中黑色粗线框内的装置,但去掉通空气的导管B,将C装置中的双孔橡皮塞换成单孔橡皮塞,请你用图示的方法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同样完成硝酸的制取(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并注明所用药品的名称)。
正确答案
(1)C 若先加热A装置,则产生的氨气溶解在F中而得不到纯净的硝酸
(2)P2O5,除去C中未反应的氨气
(3)缓冲气流 防止倒吸 水、NaOH溶液
(4)
本题以工业生产为背景,实际考查NH3的催化氧化,在检验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先加热C处,否则如果先加热A处,那么制得的NH3向后输送,使NH3溶解于F中,制得的硝酸不纯。在D中放入P2O5吸收NH3和水蒸气,在E、F通入的是纯净的硝酸气流。E装置是安全瓶的作用:缓冲气流,防止倒吸。由于硝酸溶解度较大,所以用水吸收即可。G是尾气的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硝酸气体。用空气气流携带NH3即可(见图所示)。
(6分) “神舟”7号宇宙飞船是靠长征Ⅱ(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该火箭所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H3)2N—NH2〕,氧化剂是N2O4,产物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水。
(1)火箭点火瞬间,逸出的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2)偏二甲肼在N2O4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1 mol偏二甲肼燃烧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O2 N2O42NO2
(2)(CH3)2N—NH2+2N2O43N2+2CO2+4H2O 16 mol
本题以新信息为切入点考查了氧化还原的知识。由于所用氧化剂是N2O4,在N2O4中存在N2O42NO2平衡,所以逸出的红棕色气体是NO2。由题意可知(CH3)2N—NH2和N2O4是反应物,产物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方程式:(CH3)2N—NH2+2N2O4 3N2+2CO2 +4H2O,由题意可知,N2O4→N2,化合价降低4,所以当有1 mol偏二甲肼燃烧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2×4 mol="16" mol。
(10分)100 mL 2 mol/L的稀硝酸与1.92 g铜充分反应后:
(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2)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中的H+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NO3-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正确答案
(10分)
(1)NO;0.448;0.06;(2)1.2;1.8 (各2分)
(1)根据硝酸的氧化性规律,浓硝酸一般生成 ,稀硝酸一般生成
,100 mL 2 mol/L的稀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ⅹ2="0.2" mol,1.92 g铜的物质的量为1.92/64="0.03"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如下:
3 8 2
0.03mol 0. 2mol 0.02 mol
根据反应课判断稀硝酸过量,所以生成的气体应按照铜的量进行计算,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ⅹ22.4=0.448L,反应过程中硝酸中的氮元素从+5价降低到一氧化氮中的+2价,降低3个所以转移的电子用
的量进行计算为
0.02ⅹ3=0.06mol
(2)根据反应可以判断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剩余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0.08="0.12" mol,则H+物质的量浓度为0.12/0.1=1.2mol/L,根据氮守恒反应完全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2-0.02=0.18mol,所以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0.1="1.8" mol/L.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