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硝酸硫酸
- 共7509题
(9分)找出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中发现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是五种含氮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a.N2 b.NH3 c.N2O4 d.N2O e.HNO3 请你回答:
(1)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 __(用序号表示)。
(2)仔细观察,在这五种物质中,你还可以发现其它几个规律,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并排列成序(排列顺序用序号表示):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9分,每空3分)(1)badce
(2)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从少到多,adbec;或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从小到大,ecdba。凡是正确的都给分,但要注意规律与排序前后要对应。
略
3.2 g Cu与过量硝酸(a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 mol。
(1)此时溶液中所含为_______________mol。
(2)求生成的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
(3)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原理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若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NaOH完全吸收,试讨论a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1)0.2
(2)(0.045a-0.35) mol,(0.15-0.015a)mol
(3)8.3≤a<10
(1)利用溶液中电荷守恒:n()×1=n(Cu2+)×2+n(H+)×1,所以,n(
)="0.2" mol
(2)设生成气体中NO2、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由得失电子守恒:X+3Y="0.1" mol
由“N”元素守恒:X+Y="(0.03a-0.2)" mol
解得:X="(0.045a-0.35)" mol;Y="(0.15-0.015a)" mol 。
(3)根据题给信息,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时,才可能被完全吸收。
所以,首先是要保证产生NO、NO2,则列式为①②式:
X>0得:a>7.8①
Y>0得:a<10②
再由必须完全吸收的条件列③式:
X≥Y得:a≥8.3③
所以,三式联立解不等式组,得到a的取值范围:8.3≤a<10。
将V 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水吸收后,得到a mL无色气体A,将A气体与等体积O2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 mL无色气体B。试通过计算回答:
(1)A、B各为何种气体?
(2)A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3)V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正确答案
(1)A、B分别为NO、O2 (2)20 mL (3)(5,15)
因为3NO2+H2O====2HNO3+NO
所以a mL无色气体为NO
将NO气体与氧气等体积混合,通过水发生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由于氧气过量,所以收集到的5 mL无色气体B是氧气
4NO + 3O2+2H2O====4HNO3
4 mL 3 mL
V(NO) V(NO)-5 mL
V(NO)="20" mL
若V mL气体全部是NO时,V=5,由于是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故V的取值大于5。
若VmL气体全部是NO2时
3NO2+H2O====2HNO3+NO
3 mL 1 mL
VmL 5 mL
V=15
由于是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故V的取值小于15。
(16分)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①右图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 。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
③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
(4)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Cu + Cu2+)。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5)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治理污染,工业上常用氨气与之发生反应:NOx+NH3→N2+H2O,使其转化为无毒的N2 。现有NO2和NO的混合气体3.0 L,跟3.4 L(同温同压下)NH3反应,恰好使其全部转化为氮气,则原混合气体中,NO2与NO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NH4Cl + Ca(OH)2CaCl2 + 2NH3↑+2H2O
(2)①轻轻挤压滴管,是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②NH3 + H2O NH3·H2O
NH4+ + OH-
(3)①3CuO + 2NH33Cu + N2 + 3H2O
②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测定
③此装置无有尾气吸收装置,NH3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连接一个吸收氨气装置如下图所示。
(4)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5)7 : 3
略
氮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
正确答案
5 增大 减弱 减弱 减弱
略
将一定量铜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可以得到6.72L NO2气体(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反应后溶液体积为100mL,则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若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多少?
正确答案
(1)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2)1.5mol/L(3)2.24L
略
下图中A~G是化合物,A是一种正盐,H是一种无色气态单质,C在高温下是气体,而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E为含钠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实验室检验A的阳离子的一种方法为
。
(2)K的浓溶液与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与H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转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种物质的反应有 个。
(3)K的稀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H气体与H2S气体以4:5的体积比混合,电火花点燃后充分反应,发生反应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标准状况,将J与H按7:1的体积比充满烧瓶,将其倒置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假设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不扩散),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正确答案
(共12分)(1)取少量A的溶液于试管,加入NaOH溶液加热,若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中含NH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2)C+4HNO3(浓)=2H2O+CO2↑+4NO2↑ 4NH3+5O2 4NO+6H2O 3个 (各1分)
(3)2H2O+2NO3—+3SO2=2NO↑+3SO42—+4H+(2分)
(4) 10H2S+8O23SO2+7S↓+10H2O(2分) (5)0.038mol/L (3分)
略
(5分)自然界由于存在氮循环而使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合成氨也叫人工固氮,化学方程式为 。
(3)常见氮肥有NH4HCO3、NH4NO3、NH4Cl、CO(NH)2,含氮量最高的是 。
正确答案
(5分)
(1) N2+O22NO (2分)
(2) N2+3H22NH3 (2分)
(3) CO(NH2)2 (1分)
略
(10分)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其中O2占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L,
V(H2)= 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 =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1)10L 5L 5L
(2)
(3)
略
已知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bNO+cH+
dFe2++fFe3++g NO↑+hN2O↑+kH2O(化学计量数均为正整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反应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可得c、g、h的关系式是 (用一个代数式表示。下同)。
(2)根据反应中离子电荷守恒,可得b、c、d、f的关系式是 。
(3)根据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总数相等,可得d、f、g、h的关系式是 ,若a等于12,且铁和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 ,c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NO、CO2、NH3 HCl、NO2、Cl2、O2 H2
有颜色的气体是NO2、Cl2,不能同时存在的有NO和O2;HCl和NH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