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I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2NO(g)+O2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III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2(g) N2O4(g)△H1       

2NO2(g) N2O4(l)△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NH3+5O24NO+6H2O;

(2)①P1<P2

②减小;

(3)①A;

②2N2O4+O2+2H2O=4HNO3

(4)氨气;根据反应8NO+7H2O3NH4NO3+2HNO3,电解产生的HNO3

试题分析:(1)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和水,化学方程为4NH3+5O24NO+6H2O;

(2)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压强越高,N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根据图示知,相同温度下,压强P1时NO的转化率<P2时NO的转化率,故P1<P2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又根据图示知,相同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转化率降低,即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3)①  

2NO2(g) N2O4(g)△H1       

2NO2(g) N2O4(l)△H2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

N2O4(g) N2O4(l) △H3=△H1-△H2,一般来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放出热量,即△H3=△H1-△H2<0,即△H1>△H2,由降低温度,将NO2转化为N2O4,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0>△H1>△H2,即反应物2NO2(g)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N2O4(g)和N2O4(l)的总能量,且前者放出的热量小,故答案为A;

②N2O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化学方程式为:2N2O4+O2+2H2O=4HNO3

(4)电解NO制备硝酸铵,阳极反应为:NO-3e-+2H2O=NO3-+4H+,阴极反应为:NO+5e-+6H+=NH4++H2O,从两极反应可看出若要使电子得失守恒,阳极产生的NO3-的量大于阴极产生的NH4+的量,总反应为8NO+7H2O3NH4NO3+2HNO3,故应补充适量的氨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4)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没有处理尾气

试题分析:(1)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这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常见方法,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2)因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硝酸进行的稀释,反应变缓,同时因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3NO2+2H2O=2HNO3+NO,c中气体颜色变浅,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3)铜与浓硝酸制取硝酸铜时的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NO2会造成大气污染,硝酸的利用率为1/2;铜与稀硝酸制取硝酸铜时的方程式是: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的NO也会造成大气污染,硝酸的利用率为3/4;此过程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过程可以看出该过程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环保且没有多消耗原料,故答案为: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2KMnO4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说明KMnO4氧化性强于Cl2,再利用产生的氯气与KBr溶液反应得到溴:Cl2+2KBr=2KCl+Br2,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所以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同时要注意尾气吸收,故答案为: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没有处理尾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可用NaN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硝酸(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必须用固体NaNO3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橡胶塞、橡胶导管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NaNO3+H2SO4(浓)NaHSO4+HNO3↑

(2)如使用NaNO3溶液HNO3不易挥发出来。

(3)加热温度过高会使硝酸分解。

(4)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制品。

根据实验室制硝酸的注意事项,不难找到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工业上利用氨催化氧化后,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备硝酸。

(1)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某工厂排出的尾气中NOx的含量为0.56%(体积分数),用氨气可以将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发生的反应为:6NOx+4xNH3=(3+2x)N2+6xH2O 若处理1×L(标准状况)该尾气需42.5gNH3,则x=    _     

(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处理。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正确答案

(1)4NH3+5O2  =" 4NO" +6H2O (条件:加热,催化剂)

(2)1.5  (3)2NO+O2+4CO4CO2+N2

试题分析:(1)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 +6H2O

(2)1×104L尾气中NOx的体积为:1×104L×0.56%=56L,标准状况下NOx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2.5mol,42.5gNH3的物质的量为42.5g/17g/mol=2.5mol,

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2.5mol:2.5mol=6:4x,解得x=1.5;

(3)NO2为中间产物,反应物为NO、O2、CO,产物为CO2、N2,反应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某种白色晶体A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若在A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并稍微加热,则析出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以上事实,写出化学式:A是           ,B是       ,C是         ,D是      。加热固体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A: NH4HCO3  B:CO2    C:BaCO3 D:NH3   NH4HCO3NH3↑+H2O+CO2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是CO2,则B是CO2,因此A属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D是氨气,说明A还是铵盐。因为加热分解生成的CO2和NH3的体积之比是1︰1的,属于A应是碳酸氢盐,即为NH4HCO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含氮废水进入水体后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含氮废水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合理的处理是人们研究和关心的重要问题。

⑴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又有人认为金属镁比铝能更快消除氮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和金属铝相同。

写出镁和含NO3的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水中的NO2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其浓度的大小是水源污染程度的标志之一。检测水中的NO2可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标准溶液:称取0.69gNaNO2,溶于水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得溶液A,移取5mL溶液A,稀释至1L,得溶液B。

步骤二:配制标准色阶:取6只规格为10mL的比色管(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有塞的平底试管),分别加入体积不等的溶液B,并稀释至10mL,再加入少许(约0.30g)氨基苯磺酸粉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步骤三:取10mL水样倒入比色管中,加少许氨基苯磺酸,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

①利用步骤三在野外检测水样污染程度的优点

                                   

②步骤二中设计色阶序号1的作用

                                             

③如果水样显色后比6号还深,应采取的措施

                                   

⑶现有含NH3为3.4mg·L—1的废水150m3(密度为1g·cm-3),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将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

2O2 + NH3=== NO3 + H+ + H2O    6NO3+ 6H+ + 5CH3OH→ 3N2↑ + 5CO2↑ + 13H2O

若用此方法处理,假设每步的转化率为100%,需要甲醇             g。

正确答案

⑴2NO3+5Mg+6H2O==N2↑+5Mg(OH)2+2OH

⑵①快速方便易行

②空白对照实验

③将水样先稀释一定倍数后再重复实验

⑶ 800

1)完全模仿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用化合价升降法将离子反应方程式配平。(2)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浓度的NaNO2加少许氨基苯磺酸制成标准管,然后将采集的水样与各个标准管中颜色做比较从而粗略的测定水样中NO3的浓度。

(3)6NH3~6 NO3~5 CH3OH,利用该关系式可算出所需CH3OH的质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反应容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C、D两个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反应容器代号)。

⑶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⑷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          

正确答案

⑴4NH3+5O24NO+6H2O ⑵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 ;  C 

⑶4HNO34NO2↑+O2↑+2H2O ⑷3Cu+8H++2NO3=3Cu2++2NO↑+4H2O  酸性和氧化性 

试题分析:氮气与氢气在铁触媒的作用下反应产生氨气,氨气在Pt-Rh合金作用下加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和水,NO在吸收塔中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得到硝酸和NO。硝酸与氨气作用形成硝酸铵。⑴反应容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⑵在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为了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在C中发生反应:2NO+O2=2NO2;3NO2+ H2O == 2HNO3+ NO。在D中发生反应:HNO3+NH3=NH4NO3.前两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三个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容器为C。(3)浓硝酸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温度越高越容易分解,为防止浓硝酸的分解,常把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放在冷暗处。分解的方程式为4HNO34NO2↑+O2↑+2H2O 。⑷硝酸有强氧化性,不仅能把活泼的金属氧化,还能把不活泼的金属如Cu氧化。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 其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在该反应中一部分硝酸中的N由+5价变为+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表现氧化性,还有一部分化合价没有变化,提供酸根离子用来形成硝酸盐,起酸的作用。故硝酸的作用是酸性和氧化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和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式为:

NaNO2 + NH4Cl ="=" NaCl + N2↑+2H2O↑,该反应过程中放热。实验如下图,试回答: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2)B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

a.冷凝    b.冷却氮气    c.缓冲氮气流

(3)加热前必须进行一个操作步骤是:             ;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4)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_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正确答案

(1) c ;(2)  a ;(3)检验装置气密性;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 c

(1)导管可以保证连接的漏斗与烧瓶之间的压强相等,使液体由于重力作用而易于滴下。

(2)铵盐易分解产生HCl、NH3,通过B装置可让他们重新化合除去。

(4)氮气不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故三者相比最适宜的方法就是直接悼念在塑料袋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还可以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              水进人②试管,应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1)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2)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合理答案均给分)

试题分析:(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是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2)和甲装置相比,乙多了尾气吸收装置,所以还可以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欲使烧杯中的水进人②试管,需减少②试管内的压强,只能让二氧化氮气体与水先接触,所以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用手捂住试管②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