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能利湿退黄,解毒消肿的药是

A金钱草

B石韦

C地肤子

D薏苡仁

E萆薢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钱草的功效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故本题答案为A。石韦的功效有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故排除B。地肤子的功效有利尿通淋,袪风止痒,故排除C。薏苡仁的功效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故排除D。萆薢的功效有利湿浊,袪风湿,故排除E。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药物是

A厚朴

B木香

C瓜蒌

D大黄

E枳实

正确答案

E

解析

厚朴的功效是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故排除A。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故排除B。瓜萎的功效是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故排除C。大黄的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故排除D。枳实的功效是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为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故本题选E。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木香的性状特征是

A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B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

C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

D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

E气香特异,味微苦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药材的性状特征。木香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患者,男,55岁。突发持续胸痛4小时。 查体:BP110/50mmHg,心率30次/分, 律齐,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提高心室率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

B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

C静脉注射肾上腺

D同步直流电复律

E植入临时性心脏起博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0次/分,应植入临时性心胜起复器。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临时性或暂时性人工心脏起搏术。起搏电极导线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起搏器均置于体外,待达到诊断、治疗和预防目的后随即撤出起搏电极导线。如仍需继续起搏治疗则应考虑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型中,预后最好的是

A轻微病变

B硬化性病变

C系膜毛细血管性病变

D膜性肾病

E局灶节段性病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型中,预后最好的是轻微病变,新月体性肾炎预后最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男,25岁,活动时突感右胸部撕裂样痛。查体:大汗淋漓惊恐状,气促,气管左偏,叩诊右胸空瓮音,右侧呼吸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胸腔积液

B大叶性肺炎

C干性胸膜炎

D右侧张力性气胸

E肺气肿

正确答案

D

解析

青年男性,活动后突发右侧胸痛、气促应考虑气胸,进一步的体检发现气管左偏,右胸叩诊空瓮音,呼吸音消失支持此诊断。大叶性肺炎可闻及湿啰音,X线见肺野内高密度影,可排除。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若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A

D霉酚酸酯

E苯丁酸氮芥

正确答案

A

解析

微小病变型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有效且反应快,但易复发。为了减少复发,开始治疗用量要足,诱导时间宜长,减量速度要慢,减量幅度要小。用激素治疗方案为中长程治疗方案,初始治疗采用此方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装置为铜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此装置A、B部分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

(2)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这液体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是(填写字母代号)______

a.水    b.浓溴水    c.KMnO4酸性溶液   d.NaHSO3饱和溶液.

正确答案

解:(1)将分液漏斗活塞和K关闭,然后加热圆底烧瓶,若装置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A、B两处的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

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及K处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A、B两处的气密性良好;

(2)烧瓶中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容易组成大气污染,需要使用碱液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所以该液体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逸出,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逸出;

(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不能导致二氧化硫减少,

a.二氧化硫易溶于水,B中液体不能使用水,故a错误;  

b.浓溴水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二氧化硫减少,故b错误;   

c.KMnO4酸性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二氧化硫减少,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该液体可以为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解析

解:(1)将分液漏斗活塞和K关闭,然后加热圆底烧瓶,若装置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A、B两处的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

故答案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及K处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A、B两处的气密性良好;

(2)烧瓶中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容易组成大气污染,需要使用碱液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所以该液体可以为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逸出,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硫逸出;

(4)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二氧化硫和防止其污染环境,则B中应盛放的液体不能导致二氧化硫减少,

a.二氧化硫易溶于水,B中液体不能使用水,故a错误;  

b.浓溴水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二氧化硫减少,故b错误;   

c.KMnO4酸性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导致二氧化硫减少,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该液体可以为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红热木炭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2SO4 CO2↑+2SO2↑+2H2O,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放出气体SO2和CO2

已知图中4个洗气瓶均装有检测液.现给出4种溶液①品红溶液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③品红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具有______性. 第一个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第二个洗气瓶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具有______性.

正确答案

氧化剂

漂白

检验反应产物中有二氧化硫生成

还原

解析

解:碳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在反应中做氧化剂;第一个洗气瓶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据此可以判断碳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有二氧化硫生成;第二个洗气瓶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证明了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氧化剂;漂白;检验反应产物中有二氧化硫生成;还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上述实验表明,浓硫酸具有______(填序号).

①酸性        ②吸水性       ③脱水性       ④强氧化性

Ⅱ.向80mL浓硫酸中加入56g铜片,加热一段时间后,至不再反应为止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测得反应中共有13.44L标准状况下的SO2生成,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有______mol.

正确答案

解:Ⅰ.(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而变黑,生成的黑色物质是C,

故答案为:C;

(2)浓硫酸氧化C,同时被还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

(3)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稀释而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而变黑,生成的黑色物质是C,碳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其中SO2具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②③④;

Ⅱ.Ⅱ.(1)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

(2)n(SO2)==0.6mol,根据关系式SO2~2e-,反应中转移的电子1.2mol;

故答案为:1.2.

解析

解:Ⅰ.(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而变黑,生成的黑色物质是C,

故答案为:C;

(2)浓硫酸氧化C,同时被还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

(3)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稀释而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而变黑,生成的黑色物质是C,碳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其中SO2具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强氧化性,

故答案为:②③④;

Ⅱ.Ⅱ.(1)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

(2)n(SO2)==0.6mol,根据关系式SO2~2e-,反应中转移的电子1.2mol;

故答案为:1.2.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