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2秋•桃城区校级期末)(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碳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水,即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2)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再除去,最后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3)根据检验的顺序,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可以用品红来检验,除二氧化硫可以用高锰酸钾,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吸收干净,也可以用品红来检验,

故答案为: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定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4)以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的产生,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产物气流通过①、③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CO2

解析

解:(1)碳可以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水,即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2)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检验二氧化硫,再除去,最后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3)根据检验的顺序,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可以用品红来检验,除二氧化硫可以用高锰酸钾,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吸收干净,也可以用品红来检验,

故答案为: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定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4)以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的产生,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产物气流通过①、③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C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结束后,欲验证反应生成气体的还原性,小组同学取装置B中溶液少量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应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填序号).

a.品红溶液b.稀盐酸c.BaCl2溶液d.稀硝酸

(3)实验结束,小组同学立即熄灭酒精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4)实验结束,发现在铜片表面附着黑色固体.查阅资料得知:此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CuO、CuS,Cu2S.常温下CuS和Cu2S都不溶于稀盐酸,在空气中煅烧都转化 为Cu2O和S02.该小组同学收集一定量黑色固体,按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其成分:

①步骤2中检验滤渣洗涤千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②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在B装置中过氧化氢会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故要检验二氧化硫还原性,实际要检验氧化产物硫酸的存在,可用稀盐酸和氯化钡来检验,

故答案为:bc;

(3)由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若立即熄灭酒精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产生倒吸现象,

故答案为:装置B中的溶液会倒吸,可能引起烧瓶破裂;

(4)检验滤渣洗涤干净与否,实际是检验滤渣表面是否还有溶质粒子,由于固体用盐酸溶解,所以中滤渣表面可能会有氯离子,可用硝酸银来检验.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溶液少许,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用盐酸溶解后滤液变蓝,证明固体中含氧化铜,固体A为铜的硫化物,B为Cu2O.

若B全为Cu2S,2Cu2S+3O22Cu2O+2SO2

            320            288

             2g             m1

解得m1=1.8

若B全为CuS,4CuS+5O22Cu2O+4SO2

            384           288

             2g           m2

解得m2=1.5g

而实际得固体B为1.68g,介于m1和m2之间,所以固体A为Cu2S和CuS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CuO、Cu2S、CuS.

解析

解:(1)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在B装置中过氧化氢会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故要检验二氧化硫还原性,实际要检验氧化产物硫酸的存在,可用稀盐酸和氯化钡来检验,

故答案为:bc;

(3)由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若立即熄灭酒精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产生倒吸现象,

故答案为:装置B中的溶液会倒吸,可能引起烧瓶破裂;

(4)检验滤渣洗涤干净与否,实际是检验滤渣表面是否还有溶质粒子,由于固体用盐酸溶解,所以中滤渣表面可能会有氯离子,可用硝酸银来检验.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溶液少许,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用盐酸溶解后滤液变蓝,证明固体中含氧化铜,固体A为铜的硫化物,B为Cu2O.

若B全为Cu2S,2Cu2S+3O22Cu2O+2SO2

            320            288

             2g             m1

解得m1=1.8

若B全为CuS,4CuS+5O22Cu2O+4SO2

            384           288

             2g           m2

解得m2=1.5g

而实际得固体B为1.68g,介于m1和m2之间,所以固体A为Cu2S和CuS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CuO、Cu2S、CuS.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生成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答题卷上把导管补充完整______

(2)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中D中的现象______

(4)实验中,该同学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 H2SO4溶液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还会有一定量H2SO4的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验证反应停止后的烧瓶中确有剩余的H2SO4的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银粉     d.Na2CO3粉末

(5)若将16g铜与50mL 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定值的浓硫酸反应,铜完全溶解.请回答:

①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②该反应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③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滴加V mL a mol•L-1 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mol•L-1

正确答案

2H2SO4(浓)+CCO2↑+2H2O+2SO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d

5.6

0.25

(aV×10-2+5)

解析

解:(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生成的气体的装置,该气体为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时应该进气管长出气管短,所以收集二氧化硫的装置图为:,故答案为:

(2)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能够电离出氢离子,是溶液显示酸性,所以试管D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稀硫酸是强电解质硫酸的稀溶液,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为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需检验氢离子,

a.由于BaCl2溶液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无酸剩余时,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无法证明氢离子存在,不能检验,故a错误;

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铜,若加入Ba(NO32溶液后,铜片继续溶解且产生气体,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证明硫酸有剩余,故b正确;

c.金属银活泼性在氢之后,不能够与稀硫酸反应,无法检验,故c错误;

d.Na2CO3溶液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能检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5)①16g铜的物质的量为:=0.25mol,铜完全反应,根据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可知,0.25mol铜完全反应会生成0.25mol二氧化硫,标况下0.25mol二氧化硫的体积为:22.4L/mol×0.25mol=5.6L,

故答案为:5.6;

②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该反应中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故答案为:0.25;

③V mL a mol•L-1 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amol/L×0.001VL=0.001aVmol,

铜离子完全沉淀时,反应后溶质为硫酸钠,则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aVmol=0.0005aVmol,

则原50mL浓硫酸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005aVmol+0.25mol,

所以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V×10-2+5)mol/L,

故答案为:(aV×10-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CO2↑+2SO2↑+2H2O

(1)试用图中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

(4)如果装置①和装置②的顺序对调,会有什么弊端:______

如果装置①和装置③的顺序对调,又会有什么弊端呢: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CO2和水,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然后用品红溶液检验

SO2,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之前必须把SO2吸收干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SO2,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是否除干净,

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2)根据检验的顺序,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可以用品红来检验,除二氧化硫可以用高锰酸钾,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吸收干净,也可以用品红来检验,

故答案为: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定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3)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观察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来检验水的产生,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蒸气;澄清石灰水;CO2

(4)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的产生,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产物气流通过①、③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先检验水的存在,若装置①和装置②对调,则不能验证产物水蒸气的存在;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先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然后酸性用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SO2,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是否除干净,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置①和装置③的顺序对调,则不能验证产物的CO2存在,

故答案为:不能验证产物水蒸气的存在;不能验证产物的CO2存在;

(5)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CO2

解析

解:(1)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CO2和水,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然后用品红溶液检验

SO2,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之前必须把SO2吸收干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SO2,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是否除干净,

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2)根据检验的顺序,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检验二氧化硫,可以用品红来检验,除二氧化硫可以用高锰酸钾,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吸收干净,也可以用品红来检验,

故答案为: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定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

(3)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所以先检验水的存在,观察无水硫酸铜是否变蓝来检验水的产生,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蒸气;澄清石灰水;CO2

(4)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的产生,检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时用到的溶液中均含有水,产物气流通过①、③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先检验水的存在,若装置①和装置②对调,则不能验证产物水蒸气的存在;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先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然后酸性用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SO2,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2是否除干净,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若置①和装置③的顺序对调,则不能验证产物的CO2存在,

故答案为:不能验证产物水蒸气的存在;不能验证产物的CO2存在;

(5)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C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并收集一瓶SO2气体,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装置.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与12mL 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仍发现烧瓶中有铜剩余.

(1)请写出烧瓶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为了收集一瓶SO2气体,请在答题卡的集气瓶处将导气管补画完整.为防止空气污染,图中烧杯中的试剂a是______(写化学式)溶液.

(3)该同学认为铜片未完全溶解,则瓶中可能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

(4)如果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

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

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加热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铜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所以装置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大气,所以二氧化硫尾气需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NaOH;

(3)6.4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定量关系可知,0.1mol铜与含2.16mol硫酸的浓硫酸反应,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说明一定剩余酸,这是因为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小成为稀硫酸,不再和铜发生反应,所以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用铜片完全溶解;

故答案为:反应过程中H2SO4被不断消耗,且生成的水逐渐增多,使浓硫酸浓度变稀后就不再与铜片反应;

(4)①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由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

 ②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溴水氧化,同时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

③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钠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硫离子反应生成浅黄色的硫单质,溶液变浑浊,

故答案为: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解析

解:(1)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加热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2)铜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所以装置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大气,所以二氧化硫尾气需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NaOH;

(3)6.4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定量关系可知,0.1mol铜与含2.16mol硫酸的浓硫酸反应,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说明一定剩余酸,这是因为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小成为稀硫酸,不再和铜发生反应,所以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用铜片完全溶解;

故答案为:反应过程中H2SO4被不断消耗,且生成的水逐渐增多,使浓硫酸浓度变稀后就不再与铜片反应;

(4)①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由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

 ②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溴水氧化,同时溴水褪色,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

③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钠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硫离子反应生成浅黄色的硫单质,溶液变浑浊,

故答案为: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B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C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A正确;

B.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故B正确;

C.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C正确;

D.CuSO4溶液呈蓝色,可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有CuSO4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

(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______(填序号).

①酸性        ②吸水性       ③脱水性       ④强氧化性.

正确答案

C

SO2

2H2SO4(浓)+C CO2↑+2SO2↑+2H2O

③④

解析

解:(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浓硫酸将蔗糖脱水生成的C,

故答案为:C;

(2)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 CO2↑+2SO2↑+2H2O,

故答案为:SO2 ;2H2SO4(浓)+C  CO2↑+2SO2↑+2H2O;

(3)蔗糖逐渐变黑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选③④.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为了验证产物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已知Br2+2H2O+SO2═H2SO4+2H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Ⅰ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能否说明产物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理由是______

(2)Ⅱ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

(3)根据B中品红______,C中产生______,说明产物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气体.

正确答案

C+2H2SO4(浓)CO2↑+2SO2↑+2H2O

不能

因为S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也难溶于水

除去SO2

检验SO2是否已除净

B中品红不褪色

C中产生浑浊(或白色沉淀)

解析

解:根据木炭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1)因S02和C0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要想检验出C02,应先除掉S0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才能说明有C02

故答案为:不能     因为S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3也难溶于水;

(2)因S02和C0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要想检验出C02,应先除掉S02.根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可用溴水把二氧化硫吸收,反应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2H2SO4.可根据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故答案为:除去SO2 检验SO2是否已除净;

(3)要检验二氧化碳,应排除无二氧化硫,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B中品红不褪色    C中产生浑浊(或白色沉淀)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相关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浓硫酸和Cu的实验中,反应后试管里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为了确定生成物可以往试管里加入少量水,观察颜色变化.

B在浓硫酸和Cu的实验中,反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可将导管口插入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中吸收尾气

C在蔗糖炭化的实验中,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主要是SO2

D在浓硫酸和Cu的实验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在浓硫酸和Cu的实验中,反应后试管里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为了确定生成物应该将试管中液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有色变化;由于混合液中含有浓硫酸,不能直接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水,否则容易导致液体飞溅,发生危险,故A错误;

B.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避免污染大气,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C正确;

D.在浓硫酸和Cu的实验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所以发现溶液先变红,但是二氧化硫不能漂白石蕊,所以溶液不会褪色,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欲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有一位同学按气体的流动方向设计了一个实验流程,其所使用的试剂顺序可表示为:气体产物→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①澄清石灰水 ②品红溶液 ③反应装置  ④品红溶液 ⑤KMnO4溶液

(1)⑥中的药品是______

(2)按照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接口的顺序为(填字母)______

(3)写出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无水硫酸铜固体的作用是______,品红溶液使用了两次,第二次使用时的作用是______

(5)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______性.

正确答案

无水硫酸铜

ejkcdhifgba

C+2H2SO4(浓)CO2↑+2SO2↑+2H2O

检验产物水

确认二氧化硫气体已经被完全除净

还原

解析

解:(1)无水硫酸铜遇到水由白色变为蓝色,可验证水的存在,所以⑥所盛试剂为无水硫酸铜,用于验证产物中生成的水,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2)依据流程和检验顺序,气体产物→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确定气体流向从左到右接口的顺序为:e j k f g h i c d b a,

故答案为:e j k f g h i c d b a;

(3)在加热条件下,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4)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反应中生成的水;验证产物中的二氧化碳用①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需要先用品红验证二氧化硫的存在,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再通过品红验证二氧化硫是否除净,避免影响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检验产物水;确认二氧化硫气体已经被完全除净;

(5)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反应中二氧化硫做还原剂,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氨硝酸硫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