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共1146题
(1)铜板上铁铆钉处容易生锈,称为______腐蚀,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2)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理论上应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______,此时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铜板上铁铆钉处容易生锈,是因为金属铁、铜、潮湿的空气形成了原电池,其中活泼金属铁发生了吸氧腐蚀的结果,在该原电池的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
故答案为:电化学(或吸氧);铁;O2 +4e-+2H2O=4OH-;
(2)在铜、锌、硫酸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Zn-2e=Zn2+,金属铜作正极,正极上是氢离子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即2H++2e-→H2↑,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Zn-2e=Zn2+.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B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B中铁做负极,铜做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则正极反应为2H++2e-=H2↑,故答案为:2H++2e-=H2↑;
(2)C形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做原电池的负极而被氧化,负极反应为Zn-2e-=Zn2+,
故答案为:Zn,Zn-2e-=Zn2+;
(3)A发生化学腐蚀,B发生电化学腐蚀,C锌比铁活泼,铁做原电池的正极而被保护,电化学腐蚀的速率大于化学腐蚀的速率,故答案为:B>A>C.
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冶炼、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图1中下列哪个装置可防止铁棒被腐蚀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图2,请回答:
①A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___(写元素名称).
②B电极电极反应式______.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1)在B原电池装置中,正极金属铁被保护,在电解池装置D中,阴极铁金属被保护,A装置中,金属铁做原电池的负极,更易被腐蚀,在C装置中,金属铁和水以及少量的氧气接触,也会被腐蚀,故答案为:BD;
(2)①在铁件的表面镀铜的电镀池中,作阳极的是镀层金属铜,故答案为:铜;
②在铁件的表面镀铜的电镀池中,做阴极的是待镀金属铁,该极上金属阳离子铜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Cu2++2e-=Cu,故答案为:Cu2++2e-=Cu;
③镀铜铁破损后,金属铁为负极,镀锌铁破损后,金属铁是正极,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更易被腐蚀,所以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
故答案为:镀铜铁破损后,金属铁为负极,镀锌铁破损后,金属铁是正极,负极金属易被腐蚀.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答两种方法).
正确答案
(1)3、4、5中铁丝表面发生了变化,说明铁丝发生了电化学腐蚀;铁丝发生电化学腐蚀中,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故答案为:3﹑4﹑5;Fe-2e-=Fe2+;
(2)2、4实验说明温度影响铁的腐蚀;1、3实验说明湿度影响铁的腐蚀;4、5实验说明电解质的存在影响铁的腐蚀,所以影响铁腐蚀的因素有:温度、湿度和电解质的存在,
故答案为:温度﹑湿度﹑电解质的存在;
(3)为发生铁发生,常用的方法有:电镀﹑刷漆等表面覆盖法及牺牲阳极保护阴极法等,
故答案为:电镀﹑刷漆等表面覆盖法及牺牲阳极保护阴极法等.
将洁净的金属片Fe、Zn、A、B 分别与Cu用导线连接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实验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
(1)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______(填“大”、“小”).
Zn、A、B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2)Cu与A组成的原电池,______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失去电子数用ne-表示______.
(3)A、B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______先被腐蚀.
正确答案
(1)Fe、Zn分别与Cu、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时,由表可知:前者的电压小,后者的电压大,而锌的活泼性大于铁,即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根据原电池中,电子经导线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由表可知:金属活泼性:Cu>A,B>Cu,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可知Zn>B,所以金属的活泼性:Zn>B>A,
故答案为:大;Zn>B>A;
(2)由第三组数据可知电压为负值,说明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即Cu→A构成原电池,Cu为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u-2e-=Cu2+,
故答案为:Cu;Cu-2e-=Cu2+;
(3)根据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被腐蚀,由(1)可知金属的活泼性:B>A,即B先被腐蚀,故答案为:B.
Ⅰ.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请回答:
(1)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
Ⅱ.三峡大坝使万里长江变成黄金水道,但三峡船闸的防腐蚀是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请你分析:
(1)船闸主要发生的是______腐蚀,并请写出腐蚀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正极:______.
(2)请你对三峡船闸的防腐蚀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1)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极是阴极,该电极上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e-=H2↑,所以该电极附近氢氧根浓度增大,碱性增强,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会变红,
故答案为:2H++2e-=H2↑;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2)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Y极是阳极,该电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2Cl--2e-=Cl2↑,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可以用于氯气的检验,
故答案为:2Cl--2e-=Cl2↑;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Ⅱ、(1)接触水及空气,主要发生吸氧腐蚀,铁在负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氧气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OH-;
故答案为:吸氧;2Fe-4e-=2Fe2+;O2+2H2O+4e-=4OH-;
(2)保护船闸可以及时刷油漆,保护钢铁不与空气和水接触;或在船闸上镶嵌锌块并及时补充;或将直流电源的负极焊接到船闸上,并不间断供电.
故答案为:及时刷油漆,保护钢铁不与空气和水接触;或在船闸上镶嵌锌块并及时补充;或将直流电源的负极焊接到船闸上,并不间断供电.
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绣.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______腐蚀,电极反应:负极:______,正极:______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______性,发生的电极反应:负极:______,正极:______.
正确答案
生铁中含有碳,铁、碳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体因和水反应而使其压强减小,发生的是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故答案为:吸氧,Fe-2e-=Fe2+,2H2O+O2+4e-=4OH-;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金属的腐蚀中生成气体导致压强增大,则金属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溶液呈酸性,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H++4e-=2H2↑,
故答案为:酸,Fe-2e-=Fe2+,4H++4e-=2H2↑.
对照试验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如下研究.
(1)经过较长时间后发现:上述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__.
(2)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Fe发生了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______.
(4)钢铁工业史国家工业的基础.下列措施能起到防腐作用的是______.
A.刷油漆B.包上一层塑料层C.连接一定数量镁块.
正确答案
(1)能形成原电池且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易被腐蚀,
A.铁、碳和溶有氧气的水能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碳作正极,作负极的铁易被腐蚀而生锈;
B.该装置中没有空气,不能形成原电池则铁不易生锈;
C.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水分,则C装置中没有水,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铁不易生锈;
故选A;
(2)A中,铁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易生锈,故答案为:氧化;
(3)A易生锈,B和C不容易生锈,B中没有空气,C中没有水分,A中含有水分和空气,所以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与空气、水充分接触;
(4)为防止铁生锈,可以采用隔绝空气或隔绝水的方法,如采用刷漆、涂油、连接较活泼金属、电镀等方法,故选ABC.
Ⅰ.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回答:
(1)铁锅的锈蚀是______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Ⅱ.(1)某同学运用所学知识,自选材料设计实验,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稀)=CuSO4+H2↑.请你在方框内画出能够实现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2)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I.(1)弱酸或中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故答案为:吸氧;
(2)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答案为:2H2O+O2+4e-=4OH-;
II.(1)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电解池而实现该反应,Cu+H2SO4(稀)=CuSO4+H2↑中稀硫酸和铜不反应,可以把其设计成电解池,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可以选用石墨或导电的金属作阳极,根据方程式知,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该装置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
;
(2)设计的电解池中,如果铜作阳极,碳作阴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电解池工作时,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实际上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说明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碳棒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则碳棒作阳极,铜作阴极,所以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故答案为: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选考题[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
Ⅰ.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是
,它的分子式是______.由于它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______.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______性;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蓝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性.
Ⅱ.(1)如右图所示,铁处于Ⅰ、Ⅱ、Ⅲ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2)氟氯代烷是一种能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在大气平流层中,氟氯代烷受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参与下列有关反应:①Cl+O3→ClO+O2 ②O3→O+O2 ③ClO+O→Cl+O2上列的反应的总反应式是______,少量氟氯代烷能破坏大量臭氧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Ⅰ.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称为抗坏血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酸性;维生素C能和碘反应而使淀粉的碘水溶液褪色,碘有氧化性,所以维生素C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C6H8O6;抗坏血酸;酸;溶液蓝色褪去;还原性;
Ⅱ. (1)铁处于Ⅰ的环境中做原电池的负极,腐蚀速率较快,铁处于Ⅱ的环境中做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腐蚀速率很慢,铁处于Ⅲ的环境中的金属铁发生化学腐蚀,速度较慢.
故答案为:Ⅰ>Ⅲ>Ⅱ;
(2)由①Cl+O3→ClO+O2、②O3→O+O2、③ClO+O→Cl+O2,将方程式①+②+③得方程式:2O3→3O2;
氟氯代烷受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氯原子,Cl+O3→ClO+O2,Cl对O3的分解有促进作用,所以能破坏臭氧层,
故答案为:2O3→3O2;氟氯代烷分解产生的Cl对O3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