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我国早期农耕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最早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形成规模 ②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稻的国家之一

③在发展初期已显露出地域差别 ④以种植业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统计,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一80%的农业经营土地。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 .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 .2 % ,截至2012年12月底则达到 2 .7 亿亩。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A都以增加农民收人为主要目的

B说明现代化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辩证关系

C使本国的小农经济都彻底消失

D都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加快工业化进程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各国的税制改革

D小农经济的出现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

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刀耕火种,耒耜和石器(石器锄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水稻和粟,农作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