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乙为图甲中A海域附近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为: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分)

(2)简述图甲中B、C两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环境问题。(5分)

海水性质差异:__________;资源优势:__________;环境问题:__________。

(3)M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              ____(3分)

正确答案

(10分)

(1)大陆架 大陆坡 (各1分)

(2)B海域的温度、盐度均低于C海域    B油气资源丰富;B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5分,酌情给分)

(3)自西向东 (1分)

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小,密度小;大西洋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2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海底地形示意图可知海底的地形分布,从沿海到海洋深处依次是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第(2)题,B是北海,纬度高海水性质中温带、盐度低但有丰富的石油和渔业资源。C是地中海,纬度低一些,温带、盐度高。海洋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3)题,M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在密度的作用下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其形成原因与海水盐度与海水水位有关。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小,密度小;大西洋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学生需掌握海底地形分类、海水温度、盐度、渔业资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试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功底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台湾海岸类型及西部海岸的潮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距台湾岛约15海里,位于我国台湾岛的领海基线以内,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这里属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大陆旅游团前往图中乙、丙、丁三地活动,如果你是组织者,请你为旅游团安排适当活动。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在海洋能开发中,潮汐能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简述A地修建潮汐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台风影响,台湾东部沿海夏秋季节风暴潮频发。请简述风暴潮可能造成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水(海)

(2)开展海水浴、冲浪、潜水、垂钓等康体娱乐活动登高望海、欣赏日出月升、领略海上奇观观赏海洋生物,开展科考探险和生态旅游

(3)A地位于潮差大、封闭性好的河口处,有利于潮汐发电。

(4)风暴潮往往来势猛,强度大,破坏性大,容易冲垮堤防,淹没农田和城镇,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设施,危害海上油田安全,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带来巨大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及海岸带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

(1)上图中甲、乙、丙三处最可能见到下图景观的是    (2分)

图2

(2)图1中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③    ,④    ;图中属于潮间带的是       。(填数字)(3分 )

(3)如果在甲、乙、丙三处中选一处发展滩涂养殖,你认为    处最好,为什么?(3分 )

(4)该海域滩涂养殖业易受    海洋灾害影响;滩涂养殖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2分 )

正确答案

(1)乙(2分)

(2)水下岸坡(1分);  领海基线(最低退潮线) (1分);   ②(1分)

(3)甲(1分);  此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1分);淤泥质海岸(1分)

(4)风暴潮(1分) ;  赤潮 (1分)

试题分析:

(1)图中甲、丙两处可能位于平原上或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多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河口地区往往形成淤泥质海岸 ,而乙处等高线密集,多石质海岸,宜建设港口或海滨旅游。而图2为石质海岸,形成岬角、海湾,因此图最可能见到的景观是乙。

(2)图2中②高潮时淹没在水面以下,低潮时露出水面,为潮间带;③处无论高潮水位还是低潮水位均淹没的区域,是水下岸坡,④是②潮间带与③水下岸坡的分界线即最低退潮线是领海基线。

(3)图1中乙处为石质海岸,不利于发展滩涂养殖,而甲、丙两处均可形成淤泥质海岸,但甲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更慢,泥沙沉积多,更易形成淤泥质海岸,更有利于发展滩涂养殖。

(4)该海域由于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台风多发,该海域滩涂养殖业易受风暴潮的影响;滩涂养殖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过度繁殖,从而引发赤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人开始从沙垄挖沙,试分析浅海沙垄破坏后,对海岸有什么不利影响。

某海岸及浅海沙垄分布图

正确答案

浅海沙垄破坏后,海浪、海潮对海岸的冲击加剧,加上淤泥质海岸抗冲击能力差,因此会导致海岸线后退。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考查海水运动等动力因素对海岸地形的影响。海水是通过冲击力塑造海洋地貌的,浅海沙垄作为一个阻滞物体,必然减小波浪对海岸的冲击力。反之,如果破坏沙垄,势必使波浪对海岸的冲击力增大,从而导致淤泥质海岸后退,良田被毁,城市受到威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及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晓”油气田位于浙江宁波市东南350千米的东海西部凹陷区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总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日方称,早在1995年,中方就在该区域试采成功,“春晓”开采设施建成后,通过海底管道每年可向东部沿海省区输送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材料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76条明确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五款规定了: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2、如果中间超过2500米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从日本冲绳出发向西的海底,客观存在一个深度超过2900米的冲绳海槽。

材料三:截面图所示。大陆:中国;海岛:冲绳列岛春晓油田位置

(1)下列准确表示“春晓”油气田位置的地质剖面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12海里表示_____________;200海里表示_____________。

(3)图中M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下图中板块分布及其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图示区域范围内涉及4大板块B、①②之间发生地震的概率高于②④之间C、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D、③附近海域冈板块碰撞形成岛弧链

正确答案

(1)A

(2)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的中国主权范围

(3)原因: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河流人海、寒暖流的交汇,营养物质丰富。问题: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措施:合理捕捞,捕养结合(海洋农牧化);防治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对海洋工程进行科学论证。

(4)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电影《泰坦尼克号》以历史上著名的海难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浪漫而富有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它曾一度风靡全球。1912年4月10日,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一艘客轮“泰坦尼克号”满载游客自英国出发,开始了处女航,4天后与冰山相撞,沉没于西经50°14'、北纬41°46',1500多名游客葬身大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出发前往美国,它最有可能的起止点是_____

           A、伦敦一旧金山

           B、南安普敦一波士顿

           C、利物浦一西雅图

           D、伦敦一洛杉矶

(2)冰山是(洋流)从_____地区带来的,它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_资源。

(3)该船在此处可能遇到海雾,无法看清前方目标,海雾的成因是____________。

(4)此处离____渔场不太远,渔场的成因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拉布拉多寒流;北极(或格陵兰岛);淡水

(3)在寒暖流交汇处,暖空气遇冷凝结形成

(4)纽芬兰;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和带来丰富饵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11日中国大洋第三十航次第四航段科学考察启动,“大洋一号”船再探西南印度洋,将开展深海地质、环境基线和生物基因资源调查,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作业区将面临风大浪高等复杂海况考验。(下面上图为本次海洋环境考察区域图,下图为考察区域1至2点的海床剖面图)

(1)简析考察海域“风大浪高”原因,并指出深海考察要克服的主要困难。(9分)

(2)简述甲地地形的成因。(6分)

正确答案

(1)(9分)位于盛行西风带,(2分)洋面开阔,(2分)无陆地的阻挡,摩擦力小,(2分)造成“风大浪高”。深海黑暗、低温、缺氧、高压(任答3点得3分)。

(2)(6分)甲地为海岭,(2分)由板块张裂(2分),岩浆不断上涌冷却凝结而成。(2分)(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试题分析:

(1)从大气环流、海面状况来解释风大浪高,该海域位于盛行西风带,洋面开阔,无陆地的阻挡,摩擦力小,造成“风大浪高”。深海独特的环境造成考察困难,深海黑暗、低温、缺氧、高压。

(2)海底地形的成因受地质作用影响,以内力作用为主,可以用板块理论来解释。甲地为海岭,处于板块张裂边界,由板块张裂岩浆不断上涌冷却凝结而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周围海域有丰富的石油、渔业等资源。在地质结构上,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图为“钓鱼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图中A地海岸类型是______海岸, B地多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向为______。(3分)

(2)台湾布袋盐场发展晒盐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3分)

(3)根据材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_______________(4分)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应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______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第(1)题,海岸根据其形态和成因,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类型。图中A地为长江入海口处主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流与波浪作用下输运、沉积而成。成因上属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又称港湾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基岩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在海岬之间,往往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十分曲折。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所以B地及沿海岸利用方向应为建港口,发展旅游业。

第(2)题,布袋盐场位于台湾西部平原,同时受台湾山脉影响,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相

对较少。从地形、降水与蒸发等方面分析。

第(3)题,根据剖面图分析:钓鱼岛与中国的台湾、彭湖、舟山群岛同我国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按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的岛屿归该国所有;而与日本管辖下的琉球群岛(冲绳)相隔着两千米深的海沟,因而,从自然地理结构上看,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第(4)题,应从法律制度建设、人的意识、行为行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以钓鱼岛问题为背景考查我国海岸类型、钓鱼岛的地理归属、台湾发展盐业的有利条件以及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举措等重要知识;对锻炼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考查范围广泛与现实结合紧密。另外,学生还需了解海岸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用图中字母表示属于大陆架的区域是___    __。字母H代表的水深一般不超过

_     米。

小题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A、D两处的矿产资源是:A处____________; D处________ _________。(2分)

小题3: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__     ___海域(填写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分)

小题4: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_____ 和______等两种。(2分)

小题5:图中箭头E的含义是                           。(1分)

正确答案

小题1:A   200(2分)

小题1:石油、天然气    锰结核(2分)

小题1:A   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3分)

小题1:海洋能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任选两个,2分)

小题1:入海的河川径流(1分)

该题以海岸带的剖面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小题1:根据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可知,A为大陆架,其深度小于200米。

小题2: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大陆架(A),滨海(C)主要是砂矿,锰结核分布在洋盆(D)。

小题3:鱼类的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光照,还要有丰富的饵料,因此营养物质不能缺少

小题4: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化学资源和空间资源等。

小题5:箭头由陆地指向滨海,应当是入海河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预报图(图乙)。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有_______和_______。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因海冰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南向北递减;由近海向外海递增;纬度;洋流(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冷锋活动频繁(或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偏低;海洋运输;海洋水产养殖与捕捞

(3)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港口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的威胁;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变坏,水位上升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判断A地的海岸类型,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指出P海域应属于我国海洋权益的何种类型。(2分)

(2)分析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不利因素。(2分)

正确答案

(1) A处是基岩海岸   内水或领海。(2分)

(2)滩涂养殖的不利因素:台风、风暴潮,热污染。(2分)(写两个就可得满分)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处没有沉积物,所以是基岩海岸。P处是凹陷的海湾,属于内海。

(2)滩涂养殖的区位因素分析。东南沿海多台风,风暴潮的影响;离核电站近,影响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地理】阅读有关钓鱼岛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钓鱼岛列岛(FishingIslands)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下图为钓鱼岛、赤尾屿领海示意图,图加为钓鱼岛周边海底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l)上图所示甲、乙处海底地形分别是:甲____,乙____,丙处所在的板块是____板块。(3分)

(2)丁处海岸带类型____,其利用方向____。(3分)

(3)图示中国钓鱼岛领海基线使用的方法是____。(1分)

(4)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台、浙、闽渔民的传统捕捞作业区。简述钓鱼岛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1)大陆架 大陆坡 亚欧板块(3分)

(2)基岩海岸海岸,旅游(3分)

(3)直线基线法(1分)

(4)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位于沿岸冷水流与台湾暖流的交汇处,海底营养物质容易被带到表层(3分)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甲地等深线深度小于200米,且等深线稀疏,属浅海大陆架;乙地深度500-2000米,深

度变化大,是大陆坡;丙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属深海俯冲带,故属亚欧板块。

(2)丁在台湾岛北侧,题干资料显示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

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属基岩海岸海岸。基岩海岸海岸,岸线曲折且曲率大,气势磅薄,奇石叠嶂岬角与海湾相间分布,有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

(3)钓鱼岛附近海域岛屿岛礁众多,钓鱼岛领海基线使用的方法是直线基线法.。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

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来确定领海基线。

(4)钓鱼岛附近海域属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位于沿岸冷水流与台湾暖流的交汇

处,海底营养物质容易被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中下旬,由于持续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渤海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灾害,环渤海湾40%的海面被冰层覆盖,大量船舶被困。

材料二 渤海海域海冰范围示意图(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域)

(1)简要分析这次海冰形成的原因。

(2)海冰是除风暴潮外最严重的海洋灾害,简要评述海冰的危害。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1)①由于渤海湾地区相对封闭且多位于浅海区,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②渤海湾沿岸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含盐量较低,易结冰;③自2009年11月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寒潮天气,持续低温,导致近海水温较低。

(2)危害海洋水产养殖业、海上交通运输、海上钻井平台,破坏海洋生态。

(3)建立海冰预警预报机制和海冰灾害的应急预案,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课题的研究。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海水温度。形成海冰重要的原因是海水温度低。渤海海区全部位于大陆架,海区较浅,距离大陆近,冬季陆地气温低;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持续受寒潮影响。

(2) 海冰不仅对海洋水文状况自身,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它能直接封锁港口和航道,阻断海上运输,毁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只。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前预报和预警。海洋自然灾害防治有①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②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③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点评:海洋灾害的种类多,危害大,如风暴潮、海啸等,平时学习应关注其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9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是         海峡,它是我国的           海(水)。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             

(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正确答案

(1)琼州 内

(2)台湾西海岸地形平坦广阔,沙滩广布;位于台湾山脉背风坡(雨影区),降水较少,曰照长,气温高;地势缓斜,河流注入淡水量少,海水含盐量高等。

(3)保护海岸 保持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等)

(4)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A.【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洋中的藻类、浮游生物等初级生产者,生产碳、磷基本营养元素的能力。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的饵料之丰寡,进而决定某海域的海产品产量之高低。读“中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我国近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A附近海洋初级生产力较强的原因。(9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人民网2011年1月4日电 据来自波哥大的消息,哥伦比亚南部的加莱拉斯火山(1.2°N;77.3°W)于星期六当地时间下午7点43分开始喷发,当局宣布那里处于红色警戒状态,已疏散8000多居民。加莱拉斯火山位于南部纳里尼奥省,是哥伦比亚较为活跃的火山之一,去年曾经喷发10 次。

材料二 加莱拉斯火山位置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加莱拉斯火山的活动特点并分析其成因。(7分)

(2)火山喷发会带来那些危害,你建议采取那些有效减灾防灾措施?(8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3月21日至22日,一次强沙尘天气侵扰我国,使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甘肃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西部偏北、南疆盆地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强沙尘暴。

材料二 图为“2010年3月21日至22日全国沙尘落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概述沙尘落区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6分)

(2)简述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9分)

正确答案

A【选修2——海洋地理】

(1)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由近岸浅海地区向外深海递减(近岸强,外海弱)(3分);(3分)北方沿海强,南方沿海较弱。(3分)

(2)位于浅海大陆架、海水的较浅、光合作用强;(3分)位于河流入海口、陆地地表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3分)海底地形平缓、利于营养盐类贮存。(3分)(水温适宜、热量较足、适宜藻类生长)。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特点:(活动)活火山,喷发频繁;(2分)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板块的碰撞挤压消亡边界)(2分) 地壳运动活跃 (2分) 多火山、地震发生 (1分)

(2)危害:火山碎屑、熔岩流、火山灰会掩埋房屋、摧毁建筑、污染大气,(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4分)

措施: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 (2分) 相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2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1)沙尘落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强度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2分)和华北地区(2分):呈片状分布,强度由中部向周围减小(或沙尘落区中部强度大,周围强度小)(2分)。

(2)有利影响:促成降水,缓解干旱;沙尘内的大气微粒(气溶胶)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而使地球降温,从而抑制全球变暖;有效缓解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答对3点即可得9分,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下一知识点 : 海岸与海底地形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海洋概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