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

A批判了洋务运动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现象得以改变应该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太平天国运动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撰文说:“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C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D《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海上实力的一次大较量。当时参战的中国海军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舰队

C南洋舰队

D广东水师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八国联军侵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马关条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