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共115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材料二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 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材料四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共同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
(2)共同之处:都主张国家政权是为民众服务而建立的;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3)人文主义起源较早且为后世所继承与发展;人文主义发展到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共同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智者学派(或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或“美德即知识”)。
(2)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同性质:都注重人的价值,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4)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指导思想或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人文主义、信仰得救、理性主义。
(3)批判封建专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和理论准备;提出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4)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日谈》插图 被丑化的神父
材料二:“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而必须花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有享有自由的权利。”
请回答:
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早期欧洲在思想领域发生的哪三大运动?它们把斗争矛头对准什么?对历史发展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文艺复兴运动;矛头对准宗教神学;打击了神学,传播了人文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科学的发展。
(2)宗教改革运动;矛头对准天主教统治;宗教改革运动打击了天主教统治,逐步形成宗教信仰自由。
(3)启蒙运动;主要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宗教思想;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实践提供了政治构想。
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亚斯贝尔斯语),东西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伟大思想家,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前者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后者是中国两千多年正统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作为人类文明的导师,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点很多,但其思想的可比性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这是他们思想的出发点。苏格拉底寻求的是雅典城邦中充满人的民主和正义的德性社会,孔子想构建针对统治秩序中的等差有别、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
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社会背景:中国:①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雅典:①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②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
(2)共同问题:①都注重对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思想主张的核心:①孔子提出“仁”,要求“仁者爱人”。提出“礼”,要求“克己复礼”。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3)A:①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了一门科学:②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宣扬人性、人文主义;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摆脱教会束缚;④启蒙运动提倡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反封建,提倡自由平等。
B:新文化运动。①运动的目标直指封建礼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②彻底批判了儒家思想,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