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正确答案

cd

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3Cu2O+2AlAl2O3+6Cu

bd

解析

解:(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

a、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

b、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

c、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

d、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正确;

故选cd;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Fe3+

Fe2+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4溶液检验,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故答案为: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Al2O3+6Cu;

故答案为:3Cu2O+2AlAl2O3+6Cu;

(4)a、反应中有热能产生,故a错误;

b、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故c错误;

d、Ag、Pt、Au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Pt、Au从粗铜脱落,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复合氧化物铁酸锰(MnFe2O4)可以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因而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青睐.MnFe2O4的制备流程如下:

(1)原料Fe(NO3n中n=______,投入原料Fe(NO3n和Mn(NO32的质量之比应为______

(2)步骤二中“连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步骤三中洗涤干净的标准______

(3)利用MnFe2O4热化学循环制氢的反应可表示为

MnFe2O4MnFe2O4-x+x/2O2↑;

MnFe2O4-x+xH2O→MnFe2O4+xH2↑.

请认真分析上述两个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MnFe2O4-x中x=0.6,则MnFe2O4-x中Fe2+占全部铁元素的百分率为______

②该热化学循环新氢法的优点有______(答两点即可).

③该热化学循环法制氢尚有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Mn为+2价,则M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价,则Fe(NO3n中n=3;

由MnFe2O4中可知:Fe和Mn的个数之比为2:1,所以Fe(NO33与Mn(NO32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2:1,

所以其质量之比为:242×2:179=484:179;

故答案为:3;484:179;

(2)连续搅拌是为了让Fe(NO3n和Mn(NO32充分反应,由于溶液显碱性,则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时,说明沉淀上没有溶液中的离子,即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充分反应或沉淀完全;最后一次洗涤液呈中性;

(3)①x=0.6时,铁的总价态为(4-0.6)×2-2=4.8,

设1mol MnFe2O4-0.6中含Fe2+、Fe3+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则有x+y=2,2x+3y=4.8,联立解得:x=1.2,y=0.8,

则1mol MnFe2O4-0.8中含Fe2+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Fe2+占的百分率为×100%=60%.

故答案为:60%;

②由流程图可以看出过程简单、节约能量、无污染、物料廉价并可循环使用及氧气和氢气在不同步骤生成,不存在高温气体分离的问题等,

故答案为:过程简单、节约能量、无污染、物料廉价并可循环使用及氧气和氢气在不同步骤生成,不存在高温气体分离的问题等(答两点即可);

③因高温消耗较多的能源,则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MnFe2O4分解温度降低或分解温度更低的氧化物,

故答案为: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MnFe2O4分解温度降低或分解温度更低的氧化物.

解析

解:(1)Mn为+2价,则M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价,则Fe(NO3n中n=3;

由MnFe2O4中可知:Fe和Mn的个数之比为2:1,所以Fe(NO33与Mn(NO32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2:1,

所以其质量之比为:242×2:179=484:179;

故答案为:3;484:179;

(2)连续搅拌是为了让Fe(NO3n和Mn(NO32充分反应,由于溶液显碱性,则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时,说明沉淀上没有溶液中的离子,即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充分反应或沉淀完全;最后一次洗涤液呈中性;

(3)①x=0.6时,铁的总价态为(4-0.6)×2-2=4.8,

设1mol MnFe2O4-0.6中含Fe2+、Fe3+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则有x+y=2,2x+3y=4.8,联立解得:x=1.2,y=0.8,

则1mol MnFe2O4-0.8中含Fe2+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Fe2+占的百分率为×100%=60%.

故答案为:60%;

②由流程图可以看出过程简单、节约能量、无污染、物料廉价并可循环使用及氧气和氢气在不同步骤生成,不存在高温气体分离的问题等,

故答案为:过程简单、节约能量、无污染、物料廉价并可循环使用及氧气和氢气在不同步骤生成,不存在高温气体分离的问题等(答两点即可);

③因高温消耗较多的能源,则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MnFe2O4分解温度降低或分解温度更低的氧化物,

故答案为: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MnFe2O4分解温度降低或分解温度更低的氧化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备氯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用Na2O2与浓盐酸制备并检验氯气.供选用的实验试剂及装置如下(部分导管、蒸馏水略):

(1)写出用Na2O2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装置组合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需考虑实验结束撤除装置时残留有害气体的处理).

(3)尾气经处理后仍有较多气体排出,其主要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4)某小组成员建议用双氧水代替过氧化钠进行实验更好,请你给出两条合适的理由:

______

______

(5)你是否同意将Na2O2与浓盐酸的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之一?______(填“是”或“否”);

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水,结合原子守恒写出其反应方程式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故答案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2)用过氧化钠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物状态是固液混合,所以盛放液体用分液漏斗,易控制流量,浓盐酸挥发性较强,所以要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其挥发,利用产生气体的压强时盐酸流下,所以反应装置选④⑥;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洗气,为防止洗气瓶内压强过大,应有一个缓冲装置,故选⑤;

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氯气,故选⑧;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且尾气量较少,不需要缓冲装置即可,故选①,

故答案为:D;

(3)过氧化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也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为氧气,所以制取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4)从原料的利用率、成本、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生成气体的性质来来考虑,所以其理由是: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故答案为: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5)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生成氧气,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生成氧气,氯气和氧气混合后不易分离,所以得不到较纯净的氯气,故答案为:否;产物不纯且难以分离.

解析

解:(1)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水,结合原子守恒写出其反应方程式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故答案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2)用过氧化钠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物状态是固液混合,所以盛放液体用分液漏斗,易控制流量,浓盐酸挥发性较强,所以要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其挥发,利用产生气体的压强时盐酸流下,所以反应装置选④⑥;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洗气,为防止洗气瓶内压强过大,应有一个缓冲装置,故选⑤;

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氯气,故选⑧;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且尾气量较少,不需要缓冲装置即可,故选①,

故答案为:D;

(3)过氧化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也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为氧气,所以制取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4)从原料的利用率、成本、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生成气体的性质来来考虑,所以其理由是: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故答案为: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5)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生成氧气,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生成氧气,氯气和氧气混合后不易分离,所以得不到较纯净的氯气,故答案为:否;产物不纯且难以分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氯化铁粉末很容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化合物FeCl3+6H2O=FeCl3•6H2O,

(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①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容器D的作用是______,容器E的作用是______

(4)A、B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______处(填“A”或“B”)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

(5)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______(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须补充______装置(若第一问填“是”,则此问不需要作答)

正确答案

解:(1)用A 装置制备氯气①,气体分别通入E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接⑦,⑥和D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接④,⑤,除杂干燥后和B装置中的铁反应接②,装置C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故答案为:⑦⑥④⑤②;

(2)烧瓶A中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反应本质为二氧化锰和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B中反应是铁和氯气的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3Cl2+2Fe2FeCl3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3Cl2+2Fe2FeCl3

(3)容器D中装有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气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容器E中是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所以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吸收水分;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4)A处是制取氯气,B处是氯气和铁反应,所以先点A,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A;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5)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不能排空,所以这套实验装置不完整,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所以可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的氯气装置作补充,

故答案为:否;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或尾气吸收;

解析

解:(1)用A 装置制备氯气①,气体分别通入E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接⑦,⑥和D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接④,⑤,除杂干燥后和B装置中的铁反应接②,装置C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故答案为:⑦⑥④⑤②;

(2)烧瓶A中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反应本质为二氧化锰和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B中反应是铁和氯气的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3Cl2+2Fe2FeCl3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3Cl2+2Fe2FeCl3

(3)容器D中装有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气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容器E中是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所以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吸收水分;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4)A处是制取氯气,B处是氯气和铁反应,所以先点A,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A;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5)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不能排空,所以这套实验装置不完整,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所以可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的氯气装置作补充,

故答案为:否;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或尾气吸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黄冈模拟)利用含铜、铁的粗锌制备硫酸锌及相关物质.工艺流程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锌中的铜与混酸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中处理气体X要能够体现绿色化学思想,还需补充气体______(填化学式).

(2)若溶液I中c(Cu2+)为0.05mol•L-1,则溶液Ⅱ中c(Fe3+)>______mol•L-1

(3)若固体A是Zn,取9.61g固体C溶解于足量的500mL2mol•L-1稀硝酸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L的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L-1NaOH溶液,则当生成沉淀最多时,沉淀的质量为______g;若固体A是另一种物质,取部分固体C于试管中,加入盐酸产生有臭鸡蛋味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溶液Ⅲ经过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锌晶体;溶液Ⅲ还可以制备ZnS,实际选择的是(NH42S溶液而不是Na2S溶液作为反应物,理由是后者制得的ZnS含有较多的杂质,则该杂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5)金属锌常用作酸性干电池的负极,干电池不使用时,由于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发生自放电反应:2NH+Zn=2NH3+H2↑+Zn2+,造成电量自动减少.写出铅蓄电池不使用时,其正极上发生自放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粗锌中的铜与混酸的稀溶液反应,铜被氧化成+2价的铜离子,硝酸被还原成+2价的一氧化氮,反应为:3Cu+2HNO3(稀)+3H2SO4=3CuSO4+2NO↑+4H2O,气体X为一氧化氮,补充氧气在溶液中可发生4NO+O2+2H2O=4HNO3,全部转化成硝酸循环使用,能够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故答案为:3Cu+2HNO3(稀)+3H2SO4=3CuSO4+2NO↑+4H2O;O2

(2)固体B为氢氧化铜沉淀,固体C含氢氧化铁沉淀,若溶液I中c(Cu2+)为0.05mol•L-1,根据C(Cu2+)×C2(OH-)>Ksp(Cu(OH)2),C2(OH-)=,C(OH-)=1×10-9mol/L,需得到固体氢氧化铁根据C(Fe3+)×C3(OH-)>Ksp(Fe(OH)3),C(Fe3+)>=4×10-11mol/L,

故答案为:4×10-11

(3)若固体A是Zn,取9.61g固体C溶解于足量的500mL2mol•L-1稀硝酸中,而最终为氢氧化物,故沉淀质量为金属质量加上金属阳离子结合氢氧根质量,氢氧根物质的量与金属失电子物质的量相等,而电子与硝酸根结合生成NO,故有氢氧根物质的量为×3=0.3mol,所以总质量为9.61g+0.3mol×17g/mol=14.71g,若固体A是另一种物质,取部分固体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气体为硫化氢,该实验为制备硫酸锌,所以阳离子为锌,阴离子为硫,和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的物质为硫化锌,反应为:ZnS+2H+=H2S↑+Zn2+

故答案为:14.71;ZnS+2H+=H2S↑+Zn2+

(4)溶液Ⅲ为硫酸锌溶液,制备七水合硫酸锌,防止结晶水失水,需冷却结晶,溶液Ⅲ还可以制备ZnS,实际选择的是(NH42S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抑制锌离子水解,因氢氧化锌的Ksp小于硫化锌,用Na2S溶液作为反应物,制得的ZnS含有较多的杂质Zn(OH)2

故答案为:冷却结晶;Zn(OH)2

(5)铅蓄电池放电时,Pb作负极、PbO2作正极,负极上Pb失电子而SO42-反应生成PbSO4,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正极上PbO2得电子和SO42-、H+反应生成PbSO4和H2O,正极反应式为:2PbO2+2H2SO4=2PbSO4+2H2O+O2↑,铅蓄电池不使用时,正极PbO2与硫酸发生还原反应,Pb(+4→+2),O(-2→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PbO2+2H2SO4=2PbSO4+2H2O+O2↑,

故答案为:2PbO2+2H2SO4=2PbSO4+2H2O+O2↑.

解析

解:(1)粗锌中的铜与混酸的稀溶液反应,铜被氧化成+2价的铜离子,硝酸被还原成+2价的一氧化氮,反应为:3Cu+2HNO3(稀)+3H2SO4=3CuSO4+2NO↑+4H2O,气体X为一氧化氮,补充氧气在溶液中可发生4NO+O2+2H2O=4HNO3,全部转化成硝酸循环使用,能够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故答案为:3Cu+2HNO3(稀)+3H2SO4=3CuSO4+2NO↑+4H2O;O2

(2)固体B为氢氧化铜沉淀,固体C含氢氧化铁沉淀,若溶液I中c(Cu2+)为0.05mol•L-1,根据C(Cu2+)×C2(OH-)>Ksp(Cu(OH)2),C2(OH-)=,C(OH-)=1×10-9mol/L,需得到固体氢氧化铁根据C(Fe3+)×C3(OH-)>Ksp(Fe(OH)3),C(Fe3+)>=4×10-11mol/L,

故答案为:4×10-11

(3)若固体A是Zn,取9.61g固体C溶解于足量的500mL2mol•L-1稀硝酸中,而最终为氢氧化物,故沉淀质量为金属质量加上金属阳离子结合氢氧根质量,氢氧根物质的量与金属失电子物质的量相等,而电子与硝酸根结合生成NO,故有氢氧根物质的量为×3=0.3mol,所以总质量为9.61g+0.3mol×17g/mol=14.71g,若固体A是另一种物质,取部分固体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产生,气体为硫化氢,该实验为制备硫酸锌,所以阳离子为锌,阴离子为硫,和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的物质为硫化锌,反应为:ZnS+2H+=H2S↑+Zn2+

故答案为:14.71;ZnS+2H+=H2S↑+Zn2+

(4)溶液Ⅲ为硫酸锌溶液,制备七水合硫酸锌,防止结晶水失水,需冷却结晶,溶液Ⅲ还可以制备ZnS,实际选择的是(NH42S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抑制锌离子水解,因氢氧化锌的Ksp小于硫化锌,用Na2S溶液作为反应物,制得的ZnS含有较多的杂质Zn(OH)2

故答案为:冷却结晶;Zn(OH)2

(5)铅蓄电池放电时,Pb作负极、PbO2作正极,负极上Pb失电子而SO42-反应生成PbSO4,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正极上PbO2得电子和SO42-、H+反应生成PbSO4和H2O,正极反应式为:2PbO2+2H2SO4=2PbSO4+2H2O+O2↑,铅蓄电池不使用时,正极PbO2与硫酸发生还原反应,Pb(+4→+2),O(-2→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PbO2+2H2SO4=2PbSO4+2H2O+O2↑,

故答案为:2PbO2+2H2SO4=2PbSO4+2H2O+O2↑.

下一知识点 :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硝酸铜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