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课外学习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先慢慢通入O2,一段时间后,再喷射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关于NO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反应物

D催化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气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2NO+O2=2NO2,二氧化氮能将二氧化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SO2=SO3+NO,总反应为:2SO2+O2=2SO3,可见整个过程一氧化氮的质量没有变化,故NO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

A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做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反应方程式中二氧化硫S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则二氧化硫体现氧化性,做氧化剂,故A错误;

B.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中,Na2S为还原剂,SO2为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错误;

C.反应中2Na2S转化为3Na2S2O3,转移8个电子,则生成1molNa2S2O3,转移mol电子,故C错误;

D.根据方程式可知,每当4molSO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就会放出1molCO2,则每10m3SO2参与反应就会放出2.5m3CO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NaBH4中H元素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在NaBH4+2H2O=NaBO2+4H2↑反应中,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反应中B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化合价变化的数值相等,则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曾有媒体报道(现已证实是假新闻):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五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三价砷.若此说法成立,则以下正确的是(  )

A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

B“两者同食”发生的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C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可以推测砒霜中所含的砷元素化合价为+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五价砷在维生素C作用下变为了三价砷,所以五价砷做氧化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维生素C的作用是将五价砷转化为三价砷,所以五价砷做氧化剂,维生素C做还原剂,故B错误;

C、河虾中含有砷元素为五价砷,是无毒的,能食用,三价砷有毒,故C错误;

D、五价砷是无毒的,三价砷有毒,砒霜的毒性即为砷元素的毒性,砒霜中所含的砷元素化合价为+3,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北京校级期末)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A1:2

B2:1

C1:1

D8:5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碳酸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所以该反应过氧化钠中既有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也有化合价降低,过氧化钠既为氧化剂,也为还原剂,且物质的量相等转移电子守恒,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1,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